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大軍出征,糧草向來都是重中之重。

“陛下放心!”

隨著楊不歸一身令下,大軍立刻徵集起來。

整個夏國由於交通的便利,不過五天,五十萬大軍就以抵達陽炎城。

這等大軍集結速度,就連北齊一些老臣都嚇了一跳。

這次可不同於以往,以往楊不歸坐下魏武卒,西涼軍聚集在一塊,可隨時整軍待戰。

這次可是實實在在自夏國各處抽掉而來。

楊不歸也並未派遣他召喚出來的精銳大軍,此次攻伐慶國,不僅僅要開疆擴土,還要練兵。

這些士卒被夏國幾位大將日夜兼程訓教兩個月,也該去見見血了。

不等慶國方面有所反應支援,楊不歸一聲令下,五十萬人馬兵分四路,浩浩蕩蕩出發殺入慶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而過。

更有鍾離昧帶領肖恩與上衫虎親率領二十萬大軍,與張須陀等大軍守望相助。

縣境城池,根本頂不住楊不歸手下五大將領。

至於繁華一些的城鎮,更是稍微抵抗一下,就望風而降,沒有絲毫抵抗能力。

整個慶國一退再退,直至退到京都五百里之處一座鐵雄關。

這是一座雄關,易守難攻,是慶國京都的最後一道防線。

慶國反應也不慢,集合幾國之力,在鐵雄關聚集百萬大軍,打算在此地一舉殲滅夏軍

於是,不過短短時間時間,先是張須陀大軍抵達關外,其後鍾離昧,紀靈,等諸將也先後到來。

不過三天時間,雄鐵關就已經聚集了四十萬大軍。

此次出征,楊不歸一共派遣五十萬大軍,加上鍾離昧統領的二十萬大軍,整個夏軍攻伐南慶足有七十萬大軍。

到達雄鐵關,除了鍾離昧統領的二十萬大軍,其他四路大軍都已折損大半。

倖存下來計程車卒都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雖然還不能說是精銳之師,但也相差無幾了。

每一支人馬抵達的時候,無不是軍氣滾滾,煞氣沖霄。

龐大的軍營將雄鐵關包圍,讓其時刻處於無邊軍氣的威懾之中,給城中守軍制造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駐守雄鐵關的慶國主將乃是陳萍萍,他怎麼也想不到這支慶軍會如此恐怖,沒到一個月時間四十萬就已經快要打到京都了。

看著城外漫無邊際的軍營,儘管他們也有源源不斷計程車卒支援過來,可他心中一片冰涼。

大宗師張須陀陣斬苦荷,乃是天下聞名的猛將。

鍾離昧,更是一舉斬殺兩位大宗師,其恐怖程度還遠在張須陀身上。

剩下的紀靈,淳于瓊,潘鳳,每一個都是萬夫莫敵的猛將,甚至在監察院情報內,他們三人也是大宗師。

三位大宗師,兩位大宗師以上的存在,集合四十萬大軍進攻,陳萍萍心裡很清楚,他們勝的機會很是渺茫。

甚至朝中很多老臣都奉勸慶帝向楊不歸投降,夏國的治理,很多人看在眼裡,楊不歸此人乃是難得的賢明之主,臣服在這等人之下,並不是不可以接受。

更為重要的是,自他佔據北齊以來,原本的北齊官員無一被罷免。

人都是自私的,對很多人來說,只要能保全自身,皇帝是誰,他們並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