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楊不歸重掌皇權,才再次把他提拔上來。

“此事就由你全權負責,即刻出發賑災,若有阻攔,可先斬後奏,務必不要放棄每一個百姓。”

嚴正偉老淚縱橫,尤其是聽到最後那句,不放過一個百姓,即使有七十餘歲的他,一時間也熱血沸騰,躬身跪下道:“老臣遵旨,必不叫陛下失望。”

“若是無事,便退下吧,朕乏了。”

楊不歸擺擺手,示意諸多大臣退下。

下朝之後,楊不歸在御花園邁步,他身後正是新任光祿大夫羅榮。

“走,隨我出宮看看。”

原先楊不歸一直都被於良軟禁,自他那便宜父親掛了之後就再也還有出過宮。

皇帝出宮可不是小事,

遵照禮儀,應該車馬開道、衛士成群。

可如今楊不歸霸道非凡,喜怒無常,羅榮也不敢多嘴。

楊不歸這次出宮沒帶什麼人,除了光祿大夫羅榮,就帶了三個西涼士卒。

他也沒有掩人耳目,儘管都城,可能認出他的卻寥寥無幾。

街市上人煙稀少,路旁鋪子大多都關著門。

楊不歸有些頭大。

果然,於良死不足惜。

眼前這個模樣,重振農商豈是那麼容易?

走過一條街,開業的鋪子用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還都是門可羅雀,眼看將要經營不下去。

“如此蕭條,想要興盛,應該怎麼做?”

楊不歸淡淡開口。

“減免賦稅,引來外地客商。”羅榮身形一顫,急忙回道:“最好能讓各地貨物在此處集散。”

楊不歸點點頭:“走,隨我去城外看看災民。”

自河東大旱以來,京都城外就盤踞著不止一股災民。

楊不歸到了城門口,遠遠就看到城門關閉。

不由眉頭一皺,上前喝道:“為什麼關門。”

幾個官差斜靠著門,懷中抱著腰刀,懶洋洋看了楊不歸一眼,漫不經心道:“不關門,難道讓那些災民進來。”

羅榮臉色一黑,不待楊不歸吩咐,上前狠狠抽了其中一個官差一巴掌,掏出一塊腰牌在放在他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