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上的優勢,一時間讓他的出手更是憑空增添三分威勢。

而面對楊閻的全力出手,白季不閃不避,一劍衝出。

正是劍招——四夷賓服。

並且儘可能地略過一段,直出二段。

面對對方這種剛猛的體修,要麼就是以最為靈動的身法遊走,避其鋒芒,以快打慢。

要麼就是以最大的威力對拼,不要和他們玩什麼花哨的手段。

除非是修為遠超他們,否則他們會無視花招,直奔本體。

而四夷賓服的二段,其實就是白季正面劍招中,威力算是最大的招式。

而在施展劍招之時,白季更是前衝半步,為自己的劍招增添了幾分衝勢。

這並非是身法的功效,只是“驚龍九變”對於劍術下一切劍招的特定強化。

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

手上功夫與腳下步伐,本就需要相輔相成,共同對敵。

面對白季的重劍,楊閻不閃不避。

和當初的祝安福採取的是差不多的策略。

這也是大部分體修的戰術。

你要硬拼就硬拼。

就算是力道上有所不如,可是他們強悍的體質所帶來的恐怖恢復能力,將可以拖垮任何對手。

更何況,如今的白季,甚至連正面的力道上,都是略有不如。

“踏踏踏~”

白季不由得倒退了幾步。

因為本就是下山的路勢,倒退時甚至有些失去重心的意思。

這是所處地形上的劣勢。

兩人要是翻轉一個站位,這一次硬拼說不定就是一個平手的局面。

白季知道這些問題,不過也不算太在意。

戰鬥的過程,就是一個收集資訊的試探過程。

“怎麼樣?”

止殺的聲音在白季心中響起。

“本身大概17到19點的力量基礎,額外4到6點的力量發揮。”

剛才的出手間,白季自己一共發揮了本體15點力量,麒麟臂1點,重劍加成1點,劍術加成3點,劍招加成2點。

一共22點,其中更是夾雜瞭如同“震盪”、“二重勁”的副屬性加成,幾乎發揮出了這一招的最大威力。

然而還是稍遜半分,其中固然有著地形上的劣勢,可是兩者的發揮之間依然至少有著1點的力量差距。

有差距,沒關係。

1點的差距並非不可戰勝。

只是白季需要找出對方的力量構成體系。

幾分是本身力量,幾分是專長加成,幾分是招式加成。

在交手中瞭解到對方的實力構成,這是知彼。

而透過一些外在的表現,可以大致反推。

這就是止殺如今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