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訓練霧海人。

第三天,訓練霧海人,少數武者帶著自己的朋友迴歸。

第四天,訓練霧海人,更多的武者帶人趕了回來。

第五天,訓練霧海人,所有派出去的武者,都回到了白家的鑄劍山莊,白季正式開始讓江湖武者熟記陣型變幻。

時間有限,白季不指望這些武者能夠發揮出多少作用。

他知道這些江湖人士的劣根性,本就是和王朝格格不入的他們,自然對於規矩一類的守則深惡痛絕。

即便給白季時間,他有信心降服這些桀驁不馴的江湖武者,但還是那個問題,需要時間。

而白季如今最少的,也就是時間。

所以白季也就只是本著盡人事聽天命的態度,儘量訓練那些武者儘可能地掌握死陣。

事實上,白季也並沒有對他們報以太大的指望。

白季的真正依靠,就是那四百九十九個霧海人!

這些中原武林的武者的心思太雜,想法太多。

不經過錘鍊,確實難堪大用。

當然,如果可以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中原人的靈性智慧,在未來的成就發展,當然不是霧海人可比。

當下是一時緊急。

長期來說,白季不打算將自己的全副身家,都押寶在霧海人身上。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不是一句空話。

這種話未必就是說異族一定會對中原人造成什麼傷害,而是兩個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發展起來的文明中的每一個個體,天然就有著天差地別的三觀。

這種底層邏輯,將會讓不同族群的人相處起來,矛盾百出。

打個比方,一個喜歡每天洗澡的人,和一個一輩子洗三次澡的人,就難以住到一起去。

就像是白季對著霧海老者看似隨口說的一句話一般——

“其實也還行,就是我把人兒子弄死了,人家要報仇……”

白季刻意沒有解釋前因後果,只是單純地丟擲了這個事實。

這種在不瞭解因果的正常人聽起來,絕對相當難以接受的暴行,那位霧海老者卻是沒有絲毫芥蒂地就接受了。

還要幫白季這個乍聽起來是個惡人的壞人,態度甚至比白季自己還積極。

不要小看每個人平日裡所說的任何一句話,或是面對任何事的基本態度,其背後,展示出來的其實就是個人的底層邏輯。

即便是這位想要研究中原文化的老者,他的基礎核心,還是霧海人的那一套。

霧海人不在乎正義,那對他們太奢侈了。

他們只在乎生存。

如今的白季對他們有用,他們就會全力幫助白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