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將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沈樂在信中寫道:陽州大勝,蠻族不過都是些無謀之輩,就這些人莫說是九萬,就是九十萬,我也不過輕易之間就能擺平。賢弟體弱多病一定不要出戰,等我當了襄州再做打算。
自從陽州大捷後,沈氏親族以及西楚的大臣、耆老們聽說我要進軍襄州,人人送兵送糧,就連蠻族中的一些部族都倒戈來降,他們都認為只有我才能擊敗蠻王。
我便和他們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後來他們提議讓我在戰勝蠻王后去古越山以蠻王首級獻祭,我無奈之下只能答允他們。
聽說襄州吃緊,看來賢弟手下大將多不盡力,不過賢弟也不必擔心,為兄會替弟遮蔽風雨。
蠻族兇狠,賢弟體弱多病,凡是讓為兄來就好,你切莫親臨戰陣,萬一傷了體面,便不好了。切記,切記,一定要等為兄到襄州再動手。
沈書讀完後五內俱焚,這不是赤裸裸嘲諷沈書在襄州堅守不戰嘛!特別是古越山以蠻王首級祭祀。祭祀乃是王之大權,所謂帝王之責不過戎與祀。
襄州軍營中,鄭江勸阻道:“王上!蠻軍極其擅長野戰,我們還是深溝高壘堅壁清野為妙,馬上就要入冬,到時候糧食短缺,蠻軍中不少野獸騎兵不能上戰場,他們自然會退去!”
沈書面色猙獰,眉頭緊皺:“難道說咱們就一直要想這樣坐縮頭烏龜不成?我西楚國現在在這裡足足有十五萬人馬,而蠻族不過區區十一萬,為什麼我們不能一戰?”
鄭江仍舊想要勸阻,公孫天佑卻拉了拉他袖子:“將軍,既然王上已經坐下決斷,咱們十五萬人在這裡人吃馬造,每日消耗的物資也不是小數目。不如大家一同商議商議如何退敵,這才是上策!”
鄭江依舊不依不饒:“退敵之法在當初出征時就說過,趁敵人立足未穩之時,集合優勢兵力進攻,一舉將蠻軍趕回山中。可惜當初王上憐惜兵力,不肯輕易用武。”
“怎麼,難道這都是孤的罪過不成?你是統兵大將,不能破敵還想來在孤身上?”沈書一點就燃,頓時大營中氣氛有些焦灼。
鄭江不為所動:“末將並非議論王上過錯,不過是就事論是,反正決戰時機已經過去,當下無非只能靠著堅城壁壘堅守不戰!”
沈書臉色陰翳:“要是孤一定要你出戰呢?”
鄭江單膝下跪,將虎符放在地上:“那末將就請辭虎符,告老還鄉,我不會眼睜睜看著麾下兵士去打一場必輸之戰!要是先王在,也會認同我的!”
“嘭!”沈書忍耐到了極限,他將桌上茶碗摔個粉碎。“好!先王,你每日將先王掛在嘴邊,那孤便送你去見先王!來人,給我將這老匹夫脫下去,就地正法!”
公孫天佑嚇得不輕,連忙勸阻:“王上息怒!王上息怒!鄭將軍一片衷心為國,請王上赦免他的罪過!”
“請王上赦免鄭將軍罪過!”臣子們也都跟著勸誡。
突然將軍中展出一個人來,他白麵劍眉,好個英氣逼人的小將軍:“王上,末將李威有本上奏!”
經過群臣的覲見,沈書怒氣消了些“講!”
“王上,末將以為此時正是破敵良機!”
“哦?說來聽聽!”沈書眉頭一挑,瞬間就來了興趣。
李威行過禮,闊步來到鄭江身旁,昂首挺胸:“回兵王上,末將不敢苟同鄭老將軍看法,蠻軍今日來不斷增兵,顯然是要與我等死磕,哪會輕易退去!以末將看來即使堅守到來年開春,蠻軍依舊會死死地在襄州紮根!”
“那為何你說現在正是破敵良機?”沈書點點頭,對李威的話頗為贊同。
李威自信地笑道:“我有三論,一者天時,蠻軍遠從山中過來,補給無外乎從山中運輸,或是就地劫掠,我們在襄州相持已有月餘,能劫掠的地方已經所剩無幾,而從山中運輸本身就艱難重重。如我所料不錯,現在秋冬交替,敵軍食不果腹,戰力正是最弱之時!“
“二者地利,我等本就熟知襄州地形,哪裡可以紮營,哪裡可以佯攻,哪裡可以水淹,為將者都應該瞭然於胸。而蠻族遠來,則能與我將相比?”
“三者人和,我西楚國兵多將廣,人人皆擁護王上。即使是鄭老將軍,也不過是人老膽小怕事而已。大家齊心協力,何愁蠻軍不破?”李威說的頭頭是道,帳中文臣們皆點頭。
“好!王上,李威將軍雖然年少,但是卻是以為不可多得的將才啊!”公孫天佑對他大加讚賞。
沈書擺了擺手:“你所說卻是不錯,可有破敵良策?”
李威胸有成竹道:“破敵之策,不過四個字圍伏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