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樂騎著白澤下了山,大貴早就不知去向。在回府的路上他與葉夕說起此事,葉夕驚歎不已,之時又有些失落。因為白澤的話,錯過了山上之事。

北方討伐燕國的戰爭如火如荼,當軍報傳到沈樂府中時,燕國大半土地淪陷,不僅如此靈素人從後方進攻燕國。董瑞扶持燕國宗室中一位年僅八歲的孩子做燕王,自己則坐上了國相的位置。好在呂仁進攻楊耀的老巢武陽,給了燕國喘息的機會。楊耀不得已分兵回援。

與此同時各地出現了玄教徒的影子,他們藉著饑荒、災禍與戰亂大肆在民間發展教眾,一時之間竟在司州、齊州、楠州、杅州、雍州、淮州、洛州等地以及原來呂仁佔據的濱州、稷州、青州、徽州發動百萬亂民組成了救世軍。

救世軍由玄教三十六位祭司統帥,以陰陽二神在人間神使秦皓與張羲為主帥,打著‘大乾當亡,神統眾生’的旗號起義。一時間竟然連續攻破了諸多州府,連晉、梁國也不得暫時停下紛爭專心對付自家境內的救世軍。

好在洛州百姓對沈樂的治理還算滿意,救世軍規模只有兩萬不到。一收到訊息,沈樂就親自統領五萬洛州軍將他們團團圍住,並且只圍不攻,這些洛州的所謂救世軍不過就是些平日裡好吃亂作惹是生非的小混混,或者就是各地沒剿乾淨的土匪還有三大世家的餘孽。還不到三天,救世軍就將自己軍中的玄教頭目首級獻上,全軍投降。

這些都在沈樂預料之中。記得當初嶽威曾向他建議過洛州軍的發展方向,如今已是數月之後,新軍操練初見成效。

當時嶽威道:“洛州一無馬場,二無礦場,但是林地茂密,木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主公不妨多訓練輕甲猛士與弓手。皮甲易得,弓箭也可以就地取材,況且整個洛州有三關守衛,還有云蕩山天險。只要城頭斬首,弓箭殺敵即可!”

沈樂笑道:“那用何武器妥當?”

“長戟、輕弓或是短刀輕弓最為妥當,主公不妨挑出其中身強力壯者組成一支強襲軍,訓練腳力,同樣只穿輕甲,拿巨斧背強弓,千里奔襲雖然比不上騎兵那般優勢,勝在近可攻城拔寨,遠可百步射殺。哪怕是陣戰之間也要在機動性與殺傷力上比燕國玄武重鎧要強上幾分。”嶽威信誓旦旦道。

沈樂沉吟片刻道:“這樣我先給你五千輕壯去操練,若是見成效,在給你多計程車卒。所需甲冑兵器,你讓錢思去採買。”

這次玄教叛亂,沈樂手下軍隊的行軍速度與機動性果然強了不少,僅僅兩天不到各郡守軍便將救世軍團團圍住,絲毫不給他們掀起風浪的機會。沈樂還給洛州軍起了個名字洛州輕甲軍,而那五千人又叫做洛州悍卒。

淮東城傳來急報,說淮東太守出城迎戰救世軍卻戰死,淮東城也被團團圍住,特請沈樂出兵救援。淮東這個地方本身也十分尷尬,它佔據了大半個淮州,剩下那一小半在梁國境內,而恰巧刺史府設在淮西。當初的淮東會盟沈樂將淮東的駐兵權借給了龍嵐,如今帝室大亂,哪裡有功夫去管它。原來的老東家楚國也一分為三,所以只能向沈樂求援。

當然按照法理,這裡原本也是沈樂的封地。思索再三,沈樂決定正好藉此機會拿回淮東,順便帶著葉夕回一趟楚地,一來祭祀,二來去一趟古越山。

他招來眾人議事,不想這時,宛陽方向的急報傳來。潁州二十萬救世軍圍攻潁州,州牧龍奎向割據齊州的白沫求援。而宛陽郡如今也有五萬救世軍殺來。東方凌與莊羽決定帶著宛陽百姓繞道司州來洛州避難,請求沈樂派兵增援。

寒濁道:“主公,以在下之意,還是放棄宛陽為妙,雲蕩山天險左丘先生與東方先生費勁力氣也很難開山引路,想從洛州派軍救援又得繞道司州,得不償失。況且呂仁對司州垂涎已久,時常派人襲擾,還是遷民到洛州為上。”

左丘維也贊同道:“寒先生所說有理,若是主公既然決定南下收回淮東,那不如就放棄宛陽,如今北方戰亂不休,將來各地割據已經是大勢所趨。西南偏安一隅,又是礦藏豐富修養甲兵之所,可以乘勢從淮東向西南發展,將來伺機奪回楚國基業。”

實沈樂敲打著桌面,半響後道:“好!嚴霸、盧翔帶兵三萬前往司州接應,寒濁先生與張湘同守洛州,凡事以寒濁先生為主。我親率五千洛州悍卒與五千輕甲軍南下救援淮東。正和先生任隨軍司馬,嶽威、姜封為副將,凌灰為先鋒,即可準備,不得耽擱!”

“是!”眾人領命而去。寒濁卻笑著對沈樂說道:“主公,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先生有話請直說!”

寒濁道:“我兩個孫兒寒昊、寒昆從小便立志從軍,此次出征能否將他們也帶上,到戰陣上歷練歷練。讓他們做兩個小卒即可。”

沈樂猶豫道:“寒老,戰陣之間刀槍無情,您還是得想清楚,小公子在官署裡找兩個位置也挺好,何必非得去軍中搏命?”

寒濁搖搖頭:“如今天下大亂,我雖是他們的祖父,但也不能因為過分愛護羽翼而折了他們的前程,請大人通融,就讓他們在輕甲軍中做兩個小卒,若是真喋血疆場也是他們的命。將來若是能建功立業為主公分憂,我這輩子也值了。”

沈樂嘆了口氣:“你老這麼說,那我便準了,但是軍法無情,讓他們做好準備,今晚戌時到嶽威那報道。”沈樂這麼安排自然有他道理,嶽威這人行軍打仗是一把好手,只是為人處世頗為耿直,說難聽點就是個愣頭青,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讓他與寒濁攀上關係,將來也不至於無人為他說話。

此事不表,軍情如火,沈樂到淮東需要經過樑國,好在有梁王的文書,約莫花了兩天半的功夫才到淮東城外三十里的位置。

“報!圍攻淮東的救世軍約有五萬人,看旗子他們的統帥好像姓方,每日圍城強攻並無章法!不過聽說他們將劫掠來的糧草都囤積在據這裡不到五里的大安山。”

沈樂點點頭與左丘維對視一眼,五萬啊,有點棘手。嶽威道:“主公,不妨以聲東擊西之計,我與主公各帶五千人,主公帶輕甲士佯攻引敵軍來擊,而我則從其尾殺出,先敗其一陣,搓搓敵軍鋒芒。”

沈樂猶豫道:“不妥,敵軍人數眾多,萬一城中守軍不知,則我軍必將陷入苦戰。不如斷其糧道,我軍自北方而來,救世軍皆是本地的叛民,糧食來源不過依仗著搶掠,應該囤積在西南方向的大安山,奪了大安山敵人回攻,我們可以逸待勞半路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