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祖孫閒話(第1/2頁)
章節報錯
“先生一言讓我茅塞頓開。先生放心,我心裡已經有所抉擇了。只是我有一事不解,想請先生替我解惑。”沈樂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在石桌上摸索著什麼。
莊羽笑眯眯地將倒好的茶遞到他的手中,然後說道:“公子儘管問, 在下一定知無不言。”
“先生,我是一個生來便被上天厭惡的人,甚至無法如常人般自立根生,全靠父母親眷庇佑方才走到現在,更別提前路如何;先生為何願意跟著我這般自毀前程?我知道當日酒肆之間,先生所說多半不真,請先生解我心中所惑。”沈樂淡淡抿了一口清茶,臉上沒有一絲神色。
莊羽沒有立刻回答,似乎是在思考如何回答。
“我知道先生不便回答,不如就算了。“
“誒,公子多心了,我非不願回答,而是想起過去的事。“莊羽也端起茶杯,但是卻是看著茶杯上飄起的霧氣格外出神。
林蔭小道上依舊能聽到少女們嬉戲的歡鬧。烏金不知何時飛到沈樂的肩頭,沈樂沒有再次催促,而是輕輕撫摸著烏金的羽毛。
“公子聰慧,處人待物卻是非凡。我在公子這般年歲時遇到我的恩師,他當時正周遊列國,尋求治世之法,門下弟子眾多,都為飽讀經論典章之士。我隨先生遊學數年,先生曾說我:所想多有奇思,但需常懷入世求索之道。於是我便獨自周遊列國,希望能以我所學施展抱負,但是其間諸侯多為外強中乾之輩,我不願為伍,因此四處漂泊。終究只能流連酒肆之間,終日買醉。後來遇到劉宏兄弟,剛好手中拮据,於是便答應為他奉筆摘墨。後來見到公子,也聽聞楚王遇刺,我當日故意裝瘋賣傻,不過是為了試試公子是否是那庸碌之輩罷了。“他將手中的茶杯放下。臉上流露出不屬於這個年紀的滄桑。
“所以先生覺得,我是那些碌碌無為之人嗎?“沈樂反問道。
“哈哈哈哈,公子是,卻也不是,不過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子有乾幣給我發響,這就夠了。“莊羽咧嘴一笑,其實很多話已經盡在不言中。
“先生,別的或許沒有,但是我啊,從出生起最不缺的就是富貴。“沈樂也是咧嘴一笑,兩人年紀其實相差不過十歲。
在這小小的後院之中,似乎有那麼一些躲在陰影中的人,他們的臉上或許有失望,又或許感到滿意,最後慢慢地從陰影中消失。
午膳過後,眾人早早地在門前等待,等了許久,太后的車馬儀仗才慢慢映入眼簾。她手中拄著一柄雕龍杖,在侍女的攙扶下慢慢下了車。
“外孫沈樂帶長公主眾人拜見太后,願太后福壽康健。“沈樂帶著眾人行禮迎接。
“好了,好了,你們都起來吧,我讓黃景來說過,不需這些繁瑣禮節,你們就當我是尋常人家探望女兒的老婆子就行。“說著她親自上前把沈樂給扶起來。太后算是格外懂禮之人,原本只有皇帝駕崩後,皇后才可尊稱太后。所以太后也自稱為”哀家“,但是現在太帝退位,尚在人世,太后覺得稱呼”哀家“頗為不妥,所以便經常自稱”我“。
乾禮有專門負責禮儀的司禮大夫掌管,他有糾察天下禮法之責,所以往往地位越是崇高,乾禮的束縛就越大。雖然數百年來,各諸侯王們逐漸不尊禮,但是作為天下共主的帝室卻不能不守禮。當然禮官也不是什麼都管,像是出行呀之類的事情雖然禮法上有規定,但是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眾人見狀也就跟著起身。
“樂兒,今天氣色可好些。“姬太后慈祥地拉著沈樂的手,問道。
“託外祖母的福,樂兒已經沒有大礙。今日母后入宮議事去了,剛好二姐與二姐夫來訪,也好,我們姐弟三人陪外祖母說說話。”沈樂答道。他從小被楚王帶著出席各種場合,所以一舉一動間還是頗懂些人情世故。
“娥英(張景)拜見外祖母(太后)。”娥英見沈樂提到自己,不由得一愣,張景卻是趕緊拉了拉她的袖子,上前行禮。
“張家玉郎也來了,甚好甚好,老太太我就喜歡熱鬧,三忠啊,你去把老二老三家的,還有皇宮裡那些小崽子們都叫來,讓這些年輕人來這聚聚,老太太我今天做東。”太后說道。三忠是當初太帝賜給黃景的字。
“太后,那韓妃、曹妃那邊,需不需要?”黃景猶豫地問道。
“都叫吧,別叫大人就行。”太后想都沒想便說道。她牽著沈樂,向府內走去,路過趙恆身邊時卻停下了。
“你是誰?我是不是在哪見過你”她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己要小上十來歲的老頭,好像恍惚間有些映像。
趙恆低著頭,低聲說道:“太后您說笑了, 我只是楚王的一介家臣,受命保護公子,您是何等尊貴之人,小人怎麼會有機會認識太后您呢?”
太后想了想,卻是也有些道理,也就作罷。
只是眾人都沒有發現,趙武的拳頭緊握,一些汗水卻緩緩流出。
在眾人擁簇下,太后左邊牽著沈玥,右邊牽著沈樂走在最前面,她對這裡十分熟悉,當初龍薇年幼時何太帝求著想自己開府,太帝也是寵愛自己這個女兒,大手一揮,把全帝都除了皇城外最好的一塊地封給她做府邸,這塊地前前後後花了三年時間,建起了全龍都最大府邸長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