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聲鼎沸兮見帝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數天之後沈樂一行人透過了洛州,司州,直奔帝都鎬京而去,一路上對於沈樂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新意,雖然莊羽會給他講一些路邊的風景人情什麼的,可是眼睛看不見,再美的風景也沒有任何意義。可能唯一能讓他提起興趣的是耳邊逐漸變多的聲音,沒錯,行人的談話聲,農夫歇息時聚在一起的閒談聲,雞鳴狗吠的吵鬧聲。越靠近帝都這樣的感覺就越明顯,在楚地時或許很久才能有這樣的人間市井,楚地更多的是自然之聲。他心裡暗暗地想道,或許這就是父親嚮往的中原。
記得沈樂年少時,每四年諸國都要派遣嫡系公子去帝都參加黃龍祭祀大典,按理楚國應該是他去,但是雙目失明加上在沈樂身上根本沒有發現圖騰的蹤跡,所以去帝都的名額也就歸了二公子與三公子。當時沈樂年紀尚小,每次吵著要去,父親總會安慰他說:“樂兒莫哭,你王爺爺以前也不讓父王去,不管父王哭啊,求啊的就是不許,於是父王就和他大吵了一架,一賭氣自己偷摸著跑出了楚地,自己去遊歷,再到後來就在中原遇到了你的母親。“
“那父王,中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呀?“
“中原呀,那裡有好多好多人,有好多好多大房子,還有好多好多綢緞子做的衣裳,有好多受禮有節計程車子。父王呀最嚮往的地方就是中原,早晚有一天,父王要把楚國變成中原那樣,讓楚國的臣民們也都穿上綢緞子,讓楚國也能響徹士子求學之聲,讓我的樂兒也能聽到繁華美麗的中原。”
“父王,拉鉤。”
“拉鉤”
沈樂不知道父親當時臉上的苦澀,可是長大後的他知道,疊嶂叢生、荒林密佈的楚國想要如中原般繁華何其之難。想到這裡他的拳頭悄悄握緊,心裡的一種傷感湧上心頭,流落在外的公子是否有一天能回到楚國,為他的父親完成心中的理想。
莊羽與趙恆兩人一直都在暗中觀察著沈樂的變化,這種微妙的變化一點一滴都在展示著公子的長大,可是兩人的心裡思忖卻各有不同。
就這樣在張景的護送下,他們的馬車進入了鎬京。鎬京是大乾的首都,卻是整個國家的核心,它位於晴澤湖的正北方,被玄教信徒們稱作日月照耀下的神都。這裡是了整個大乾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也是連線整個東部地區的軍事重地,有人曾說“鎬京不落,東部無憂”也正是如此。
沈樂等人的車馬穿過擁擠繁華的街道,他終於知道為何父親對中原如此嚮往,如果說中原是整個大乾都想要傾聽的聲音,那麼鎬京就是中原最繁華的聲音。他的耳邊,各種各樣的聲音匯入他的耳畔,就像是一首無數樂師譜寫的曲調,對他來說是那麼的新奇而又迷人。也許這就是人聲鼎沸吧。他這麼想。
內城之前早早的就皇宮裡的寺人等待在門前,沈樂聽到一個尖細的聲音說道:“奴才奉陛下的諭令在此恭候長公主殿下與沈樂公子、墨陽公主多時,請各位下車由在下帶領各位面見陛下,其餘隨行人員,由我身旁這位白總管帶到長公主府安歇。”
沈樂在莊羽的攙扶下下了車,在下車前莊羽在沈樂的耳畔悄悄囑咐道:“公子見了陛下切記對於舉兵復國之事一定要含糊,絕對不要輕易同意或者拒絕。”
沈樂剛想問緣由,車門外的寺人早就將他攙扶下車。
“陛下有令,公子樂患疾難行,特賜車馬一輛,馬伕一名,允許其乘車至殿前”
“公子,小心。”皇宮的寺人確實是體貼之極,不似那楚宮一般盡是些粗糙漢子。沈樂不由地想到,他獨自坐上了馬車,這類馬車是沒有車廂的,一般用於達官貴人的日常出行。
但是皇宮之內除了皇帝的御輦禁止任何人駕馬馳行。所以皇帝對於沈樂也算格外恩寵了。
沈樂坐於車上,他默默感受著在皇宮中所走過的路,靜靜凝聽著耳邊的一切,沒有了市井的喧囂,取而代之地是一種寂靜與肅然,可是寂靜中又似乎有著竊竊私語,和王宮不同,這裡的一切就像是一頭巨獸,它宏大卻又安靜,楚王宮在它的面前就像一頭剛出生的小獸,弱小而又喧鬧。
終於到了那座七百年屹立不倒的乾明殿。沈樂剛剛準備在寺人的攙扶下下馬車,一個寬厚又炙熱的手掌卻扶住了他。
聲音響亮又渾厚,如同洪鐘一般,“你就是沈樂吧,沒想到一轉眼十來年過去了,當時巴掌大的小東西如今也是個好男兒了。”
沈樂一驚,他隱約猜到扶他下車的人的身份,大膽地問道:“您是我的哪位舅父嗎?還是說您是陛下?“說著就要行禮,那隻寬大的手卻硬是攔住了他。
“哈哈,我是你二舅父武陽王龍賀,這位是你三舅父龍煥。“說著他將沈樂的手開啟,然後將另外一隻手放到他的手掌上。
“好外甥,莫要被這個老二給嚇到,我是衡山王龍換,你叫我三舅父就行。老二,你看樂兒的身板遺傳他爹,但是這英俊的相貌倒是妥妥地像咱皇妹。也就是像咱,果然外甥還是要像舅才好!”
“就是就是!我們龍家男兒那可比楚王那黑不溜秋的老小子好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