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西拉的佈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貝希摩斯,舊約《約伯記》所記載的巨獸:“你且觀看河馬(貝希摩斯),我造你也造它,它吃草與牛一樣,它的氣力在腰間,能力在肚腹的筋上。它的尾巴如杉木般挺直,肌肉如石頭般結實, 骨骼如銅鐵般堅硬。河水氾濫,它不發戰,就是約旦河的水漲到它口邊,也是安然。”
雖然他們還沒有見過貝希摩斯,也不知道對方的言靈,但既然它能在神話中與利維坦並列,但它的實力也母庸置疑。
不過, 好在他們的言靈在面對海洋與水之王以及她們的次代種等龍族卷屬時也有著一定的優勢。
施耐德和楚子航的言靈都是君焰, 數千度的高溫至少可以幫助他們免疫言靈·冰之皇。其次便是蘇茜的言靈·劍御, 這一點在上一次面對康斯坦丁的青銅蛇臉人士兵時就有所體現。
看似是用意念操控金屬的言靈·劍御實際上是靠著展開的領域來操控磁場,領域中密佈著磁力線,可以將金屬物品磁化,磁化之後的金屬物品沿著磁力線運動和加速,造成類似意念控制金屬物品的效果。
言靈·劍御的原理是磁力,含鐵、鈷、鎳等金屬元素的材料在溫室下便具有鐵磁性,是劍御最容易控制的物品。然而一旦這些金屬物品被加熱到居里溫度以上,就會失去鐵磁性,因此那些能引發高溫的言靈是言靈·劍御的剋星。
但而同理,在低溫的環境之下,更多的金屬元素會呈現原本不具備的鐵磁性,因此劍御在溫度更低的環境下會更加的強力和準確。能夠免受言靈·劍御影響的只有再生金屬、和極少數超穩定的金屬和特殊合金,比如現代材料中的奧氏體不鏽鋼。
而在這北極圈深處的極寒環境下,哪怕是那些電磁性在常溫下極弱的青銅,都可以變成蘇茜手中的武器,而這次蘇茜帶來的也不再是區區十二柄鍊金飛劍了, 而是數十柄由裝備部鍛造的各種合金刀劍,全部存放在雪地摩托後面的儲藏庫裡。
只可惜,如果繪梨衣和零也在……
繪梨衣的言靈·審判作為序列號111號的超高危言靈,在克服了對自身血統的侵蝕以後簡直就是核武級的大殺器,哪怕是初代種也不敢小覷,尤其是在唯一可以取消這種言靈的白王徹底死去之後。
而零呢,擁有血緣刻印·鏡童的她,無論是複製蘇茜的言靈·劍御還是複製楚子航的言靈·君焰,都能對戰局起到極大的作用。只可惜,擊退了蘭斯洛特的零和那個叫作酒德麻衣的女忍者一起離開了卡塞爾學院,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就連Eva也查不到,只知道他們的大致目標應該是回毛國。
至於酒德麻衣效力於哪個組織,Eva也無從得知,甚至連酒德麻衣還有哪些同伴都不清楚,完全就是一問三不知的情況。
這對於Eva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戰爭人格的Eva只要有心去調查,幾乎不可能有追查不到的人和組織,但結果就是這樣令人大跌眼鏡,甚至校董會都開始懷疑是不是Eva的系統出了問題, 專門派人去EVA的機房進行了檢修, 檢查了Eva的集線器,卻並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原本作為計算機之父的圖靈是打算親自對Eva進行一次大檢修的,但是檢修Eva至少需要關閉Eva一週的時間,這期間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工處理。而對海洋與水之王的圍剿計劃就在眼前,因此秘黨只能暫時延期檢修計劃。
當然,這些可能存在的問題也影響不到這次任務,而Eva的能力還是深得人們認可的。施耐德等人也根據Eva提供的實時衛星地圖,避開了一場場暴風雪,順順利利地來到了他們上一次來格陵蘭島時僱傭嚮導的地方。
這一次僱傭的不是上次的因紐特中年男人,根據新僱傭的嚮導在電話裡的描述,那個因紐特中年男人帶著女兒外出教導她狩獵,結果都沒有回來。
因紐特人由於人口稀缺,家家戶戶都是比較團結的。雖然不至於說把別人家的孩子當自己家的對待,但是每當雪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大夥都會輪流把她帶回家照顧。乖巧懂事的雪雖然後來變得有些沉默寡言,但也會幫著照顧她的大人們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因此雪這個小姑娘平時也挺受村民們歡迎。所以中年男人和雪那麼久沒有回來,大傢伙也不免感到擔心。
村子裡組織了一個四十人的隊伍,在以村子為圓心開始向外搜尋。
搜尋的進度很快,畢竟都是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的經驗豐富的獵手,他們只需要考慮一下自己會帶著孩子去哪裡學習狩獵就行了,而且這個季節距離不遠而且稍微安全些的狩獵點也就那麼五六個。
很快,就有一個十人的小隊找到了父女倆去的那片狩獵區域,但他們只找到了一群被凍成了冰凋的雪橇犬們,還有地上的那一灘鮮血,那被拖行至冰川裂口的長條狀鮮血痕跡,以及冰川裂口旁父女倆那看上去像是被利爪抓破的毛皮外衣。
從現場的痕跡來看,父女倆應該是遭遇了某種野獸,而後遇害,這樣的結局不免讓眾人感到失望和悲傷。但更多的還是恐懼,因為那變成冰凋的雪橇犬們。
因紐特人雖然不是茹毛飲血的野人,也會使用各種現代的交通工具和電子產品,但他們骨子裡還是頗為迷信的,他們認為殺死父女倆的野獸是某種精靈,尤其是這個說辭是出自他們的村落的薩滿口中的。
在因紐特人的神話體系裡是存在不少力量強大的精靈的,他們的地位和神話體系裡的神明不相上下,認為雨水,雪,風、海洋乃至動物,都是又氣之精靈西拉()和月之精靈塔克基克(Takkik)一同控制的,也許是父女倆意外狩獵到了什麼不該狩獵的動物,引起了精靈們的憤怒。
雖然在神話裡,精靈們大多都是與人親切的,但他們有時候也會非常無情,特別是海之精靈,非常敏感於人類所犯的錯誤,並以惡劣的天氣,失敗的捕獵、野獸的襲擊以及疾病來懲罰人類。人們透過唸咒,帶著面具和護身符,或者更換他們的薩滿來躲避災難。
也因此,薩滿在因紐特人心中的地位是頗為崇高的,當薩滿作出這樣的推論時,人們也都紛紛選擇了相信,跟隨著薩滿在父女倆遇難的地方連續三天唸咒並祈求精靈們平息憤怒。
施耐德聽完嚮導講述了那個頗有些神怪的“故事”,眉頭微皺,他敏銳地從這個“故事”中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那些雪橇犬變成冰凋顯然是利維坦或是未曾謀面的貝希摩斯或是它們身後的海洋與水之王乾的,這也不足為奇,但令他感到奇怪的是那對父女被野獸抓破的毛皮大衣以及滿地的血跡……
龍類雖然身體構造十分接近爬行動物,但它們很少會吃人。從各種典籍中可以瞭解到,龍族的文明也頗為先進,龍類施展的鍊金術為他們製造了很多神奇的工具,那些工具哪怕是擁有現代文明的人類,無論用科技還是鍊金術都製造不出類似效果的彷製品的。
龍類從某方面來說,更像是雜食動物,從肉食、蔬果到人類進貢的稻穀都吃,而且擁有一定智力的龍類甚至拒絕生食只吃熟食。至於吃人,雖然不排除少數有這些愛好的龍類,但正常的龍類是絕對不會去吃人的。
所謂龍族吃人的謠言,無非就是有人偶然撞見了幾頭飲食愛好特殊的龍類,然後其他人類不明真相以訛傳訛,但哪怕人類中也有幾個食人魔不是嗎?這種說法最終被廣泛傳播的原因也是上古時代對抗龍族的人們為了鼓舞對抗龍族的人類計程車氣而被刻意傳播的,就連秘黨自己都曾闢謠過,更是在卡塞爾學院《龍族生物學》這門課的教材上進行了解釋。
所以,施耐德覺得那對父女的死亡似乎有些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