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蘭尼克在戰術造詣方面還是比克洛普要強的。

這就是兩種型別教練的不同,出身球員的克洛普在戰術方面確實比不上學院派代表蘭尼克,起碼下半場開局階段是如此。

霍芬海姆在陣型上也做了調整,看到齊策回撤,蘭尼克馬上叫來古斯塔沃讓他主要盯防齊策,而球隊整體陣型則相對前壓,因為齊策回撤,他直接衝擊霍芬海姆後防線的機會少了一些。

霍芬海姆陣型前壓其實在後防線上出現了一點小失誤,頂在最前面的齊丹在壓迫下搶斷了西慕尼奇的腳下球,只是強突之後沒有隊友能即時上來進攻,齊丹只能強行用非慣用腳右腳射門,質量不高。

但這是多特蒙德在下半場前十分鐘唯一的射門,而霍芬海姆這邊有三次射門,其中奧巴西的在前場創造了一個任意球機會,幫助球隊首開紀錄!

進球的是西慕尼奇,身高達到一米九五的克羅埃西亞中後衛力壓蘇博蒂奇,力頂千鈞將球砸入魏登費勒身後的球門。

這球看上去是定位球建功,但實際上創造任意球的卻是蘭尼克的戰術所致。

霍芬海姆整體進攻上前,奧巴西在邊路突破得到更多支援,施梅爾策不知道去防守壓上來的邊後衛貝克還是奧巴西,最終貝克將球傳給奧巴西的時候,施梅爾策為了不讓奧巴西進入禁區,只能選擇犯規。

然後任意球就進球了。

這也不能怪施梅爾策,如果他不去阻攔,讓奧巴西突入禁區同樣非常危險。

2:1領先,霍芬海姆的球迷非常高興,萊茵·內卡球場幾乎承載了霍芬海姆和附近城市辛斯海姆的所有人口,他們的歡呼代表著這座城市的咆哮!

號角鼓聲銅鑼震天,雖然萊茵·內卡球場球迷聲勢不如威斯特**那麼浩大,不過球迷也透過各種道具來彌補這種不足,他們也想透過主場氣氛來給客隊製造壓力。

齊策回撤的打法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效果。

至少齊策還有絕招。

然而,蘭尼克非常重視這一點。

作為學院派教練,蘭尼克每場比賽之前都會認真研究對手,齊策的這個特性也被他牢牢地記在腦海中,一看到下半場齊策開始遠離禁區,他就趕緊讓古斯塔沃緊盯齊策。

他告訴古斯塔沃,不是一定要緊緊盯著齊策,要給他留出一點空間,謹防他的爆發力。

這可能是將齊策研究的最透徹的一名主帥!

在此之前,齊策遇到的防守一般是兩種,最難纏的就是那種寸步不離的防守,另外就是靠人數優勢不給齊策留下空間。

兩種都很難,不過齊策最害怕遇到的實際上是硬度很強的中場,主要是上搶不太激進,以堅守位置為主,必要時出腳的這種後腰,留出一定空間但幾乎沒有射門或繼續帶球的可能性,古斯塔沃就是。

齊策踢的就很不舒服。

他看向場邊,這個戰術調整對他來說不是很有利,直接對位古斯塔沃,這位巴西后腰的正面防守能力很強,剛才在中路齊策的傳導是繞開古斯塔沃的,因為凱爾位置提前把古斯塔沃給引開了。

現在齊策自己回撤,反而這種傳導的效果沒有了,多特蒙德的戰術需要高位逼搶,中場,後腰往前提其實也是有必要的。

克洛普希望齊策承擔一部分組織和反搶的責任,但齊策的組織只有在一錘定音的時候有效,大部分時間和普通前鋒沒什麼區別。

不過克洛普看來還一時間沒有意識到,他沒有選擇馬上調整戰術。

還是要往前壓!

霍芬海姆進球后大約十分鐘,全場比賽進入到了最後二十分鐘。

齊策還是在中場拿球,遭到了古斯塔沃的逼搶,他艱難將球傳給旁邊的香川真司,香川本想回給齊策,但轉頭一看齊策衝上去了,他只能繼續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