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最愛乾的事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能否升值,能否賺錢,其實倒是次要的,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國人對於買房子這件事情永遠不會說不。
這是華夏人民刻在骨子裡的家國情懷。
我們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國家,土地這個概念,是從幾千年前開始就根深蒂固在中國人思維中的東西,古時候有了自己的地,基本上只要老天賞臉風調雨順,一輩子也就衣食無憂了,但如果遇上兵荒馬亂的年代,家裡的土地被鐵騎踐踏不得不走上流亡道路,那也就意味著忍飢挨餓的苦日子來了。
基本上幾千年來,歷史都是不斷重複的,有了地就能安居樂業,沒了地則無比悽慘四處流浪,放到現代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只是從土地變成了房子。
除了房子上的破事,齊策回國之後還有幾個很重要的去處。
6月6日,齊策來到了金山體育場,觀看老東家上海東亞的比賽。
這賽季,上海東亞升入中甲聯賽,而球隊的主場也從崇明那一畝三分田搬到了上海的另一頭金山,入駐了去年才動工完畢的金山體育中心。
在金山,齊策見到了去年在一起奮鬥的老隊友們,去年的時候,齊策離隊時正好遇上了球隊的夏休期,都沒來得及和隊友打個招呼就一個人前往萬里之外的歐洲。
這時候終於可以彌補一下了。
隊友們也非常給力,坐鎮主場的上海東亞以2:1的比分力克來訪的延邊隊,齊策的老搭檔呂文軍和曹雲定破門得分。
在這裡,齊策能感覺到最大的變化就是,有球迷了。
去年在跟寶基地踢中乙,現場除了工作人員和球員們的家長,基本沒有其他球迷,比賽的時候甚至都不用花錢就能進場看球,畢竟大片的空位空著也是空著。
也就只有最後一段時間,齊策在崇明抓了個小偷後才有點當地的居民來看球,或者用看熱鬧更為準確。
升到中甲後,球隊搬入了新場地,金山體育中心是個大球場,當初的建設標準就是以專業足球場的標準建造,符合亞足聯a級賽事的標準,可以承辦國內任何足球賽事甚至國家隊級別的賽事。
只是球隊的影響力還依然有限,球迷是有了,但也不多,看臺上仍有大片大片的空白,齊策粗略估計了一下,差不多也就數千人。
比賽之後,齊策來到場內和隊友們一起慶祝勝利,看到了不少老朋友,包括以前的教練蔣丙堯,當然徐跟寶也來到了現場。
齊策回來,話題自然繞不開留洋,幾位老朋友們熱切向他諮詢了關於留洋的諸多問題。
其實齊策的經歷,並不能成為大多數隊友的參考,系統帶給齊策的遠遠不止是足球上的東西,於是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齊策儘量模擬了一個沒有系統的情況。
首先就是語言。
去到一個陌生的國度,最重要的就是學會當地的語言,不一定要像齊策這樣連本地考試都能位列前茅的水平,但至少要能日常交流。
其次是心態。
和球技比起來,心態更加重要,這是齊策在荷蘭學到的東西,只是如果這些球員出國留洋,面對心態上的問題可能和齊策截然相反。
齊策是必須要放低心態,而他們則要做的是放高。
當然,所謂的放高並不是把目光放在那些高水平的強隊身上,而是自信心。
很多留洋球員不適應球隊,有很重要的原因是無法融入到球隊裡,因為是外國人,是從足球荒漠來到歐洲的中國人,球員們潛意識就會把自己的心態放低,認為自己是來學習的,在球場上動作也畏手畏腳。
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自卑,放得開一點,才能在歐洲混的更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