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驕陽似火。

齊策即將留洋,這在足球基地裡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最近半年,這個天才少年引起了基地內一陣小小的風潮,不論是場上表現還是場外處事,都贏得了基地裡大部分人的交口稱讚。

他還是崇明當地的小球星,比其他任何一個人在當地更有口碑,在某些三流媒體口中,他還是幫助警察逮捕殺人犯的小英雄。

當然了,他並沒有逮捕殺人犯,只是把當地一個慣犯小偷給制服了,當地人誇大成手持兇器的搶劫犯,後來媒體渲染成殺人犯,總之只要能吸引流量,媒體就怎麼寫。

在前往歐洲試訓之前,齊策接受了人生中第一次媒體採訪,是來自東方體育日報的採訪,不僅僅是齊策一個人的專訪,是針對跟寶基地出現留洋球員的一次採訪,徐跟寶依然是主角。

7月2日上午,東體的記者團隊來到了跟寶基地,作為留洋的主角,齊策也是記者們重點採訪物件。

過程很簡單,攝影師拍攝了幾張照片之後,剩下的時間差不多是閒聊的方式進行,和齊策聊天的記者看上去很年輕,二十五六歲的樣子,叫做郭志斌。

透過聊天,齊策才知道並不是所有采訪都是要面對鏡頭和記者扒拉一大堆,有的時候記者和你聊聊天,也許就是一篇新聞稿。

當然了,根據隱私政策,通常情況記者必須要得到許可才能採訪,而且必須是持有專業資格證明的情況下,換言之就是必須要表明身份,說明這是正在工作的情況下,私下交流原則上是不允許公開發表的。

不過這名記者給齊策留下的印象不錯,據說他剛剛從大學畢業,還是實習生,這次跟著前輩一起來採訪徐跟寶和他的弟子們,齊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採訪物件,不過相對而言級別比徐跟寶要低一些,就拿他來練手了。

郭志斌是菜鳥,齊策也一樣是菜鳥,但齊策發現這個郭志斌對於足球有著很深的理解,而且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和齊策實際年齡差不太多,兩人反而能聊到一塊去。

“這是我的名片。”正式採訪結束後,郭志斌遞上一張名片:“感覺和你很聊得來,我以後可能會被調到歐洲工作,所以以後應該還會有機會聯絡。”

齊策點點頭接過名片,郭志斌拿下了記者證放回口袋,隨後笑道:“小齊,說實話我採訪過很多和你差不多年紀的小球員,你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感覺你特別成熟。”

“你別誤會,我不是說你改年齡或者什麼,我相信跟寶基地這裡的小球員都是真實的,只是一種感覺。”郭志斌低著頭想了想:“就比如足球場上的老將和年輕球員展現出來的氣場不一樣,你也給我這種感覺。”

“沒有年輕人那種朝氣的感覺?”齊策心裡苦笑一聲,當然了,畢竟自己都三十了嘛。

“哈哈,這也不至於,夢想就是朝氣的一種表現,和你聊天,我總感覺你有一種很成熟的野心,有些像你這麼大的孩子會說‘我要去皇馬,去曼聯’這樣的話,但都沒有讓我有去問‘你打算怎麼去?’的慾望,只能出於記者的習慣,但你很認真的提到了相當現實的方案,說實話,我很驚訝。”

“我就當你這話是誇獎我吧,謝謝。”

“確實是誇獎,其實我也沒看過你踢球,但我總覺得你可以在歐洲成功,對了,你英語怎麼樣?”

“去歐洲的話,語言不成問題。”這一點齊策還是很自信的。

“哦?那很不錯,我覺得語言是第一難題,看來我可以更加看好你一些了。”

說完,兩人都笑了起來。

最終,這篇採訪和齊策留洋的新聞被刊登在國內足球報道徐跟寶青訓基地的一角,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但後來,人們發現這是齊策第一次正兒八經的登上主流媒體的視野。

……

“你這麼快要走了啊?還會回來嗎?”

這天過後,足球基地給一線隊成員們都放了個假,聯賽是休賽期,小球員們也得到了假期,齊策沒那麼空閒,把自己在宿舍裡的東西整理整理,明天一早齊策也準備回家一天,後天啟程前往歐洲。

晚上吃飯的時候,齊策本想在基地吃完了事,結果被林曉佳給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