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觀察者效應(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時候,上澤宮也從駕駛室出來了,看了一眼九條楓華的背影,問長谷川唯:“唯小姐,你為什麼要讓我們停下來?如果繼續深入下去,我和鳴飄大哥或許能夠得到更多訊息的。”
長谷川唯知道井中井的危險性,其實,就算是九條楓華沒有制止兩人繼續下去,長谷川唯也會制止上澤宮的。
她轉頭問道:“上澤,你看過吧?”
“嗯,我看過。”這部經典影片上澤宮自然是看過。
“你看過就好。在電影中,為了對潛意識進行修改,主角使用了一種‘造夢’的手段,潛入進別人的夢中,我們的機器罔象女也是一種類似的東西,透過思想因子去解析構築一個世界,一些性質是和夢境是相同的。”
長谷川唯看到上澤宮接受了這個前提,繼續道,“我們做過實驗,在不進行觀測的時候,當駕駛員進行潛入,時間會被延長,明明只過去了一分鐘,他卻感覺度過了半個小時,這說明在夢境中時間具有延長性。”
“那為什麼我們在潛入的時候時間沒有改變?”上澤宮聽了她的解釋,自然的產生了疑惑。
“在量子力學中有一種名叫作‘觀察者效應’的理論,它源自物理學的雙縫實驗,指觀察者的存在改變了物質的狀態。
通俗的解釋,被觀察的現象或事物會因為觀察行為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做出選擇時或者判斷時,很容易因觀察與否而影響結果。
就像是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樣,在幾百年前,科學界便一直有一種爭論,到底光是粒子還是一種波。後來透過雙縫實驗得到了結論,光既具有波動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
這種觀察行為不僅指直接的用肉眼的觀察行為,還指任何形式的探測器去進行任何測量電子的行為。
有學者指出,之所以會有這種爭論,是因為觀察行為改變了電子在透過小孔時的行為。
監視電子就是測量其位置,判斷它透過的是左縫還是右縫,當電子的位置固定在一個小範圍內,自然他就表現出粒子性;而波,是會在空間中擴散開來的。電子要麼表現粒子性,要麼表現波動性。
當沒有被觀察時,它們表現為粒子和波;當存在觀察時,探測器不是吸收電子,就是會干擾它,它們只能表現為粒子。”
長谷川唯怕上澤宮不理解,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解釋了。
“你聽說過吧?”
這個著名的實驗上澤宮當然聽說過,他點了點頭。
一個封閉的盒子中裝著一隻貓,從外面看不到盒子內部的情況。盒子中設定一個實驗裝置,放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質,這種物質衰變釋放出毒素的機率是百分之五十。這意味著在一段時間內這隻貓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被毒死,百分之五十的機會安全存活。
在沒有開啟盒子前並不知道貓的狀態,因此貓只能是既死又活的疊加態。
“當你們潛入進‘井’中的時候,就像是在封閉盒子中的貓咪,外界無法觀測你們的狀態,你們的時間具有延展性,一秒鐘的時間可能會被拉長到十秒,數十秒。
當我們使用罔象女系統對你們進行觀察的時候,就相當於是開啟了那個裝有貓咪的蓋子,我們能夠時刻觀測貓咪的狀態,觀察他是否被毒死,這個時候,貓咪只有一種生存狀態,你們的時間也和我們外界的時間進行了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