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恰恰也是這個問題困擾著周雅迪,不知道這些可回收物到底能夠創造出來是多大的價值,又如何才能夠去創造價值。

遇上這類問題的時候周雅迪自然而然會選擇去網路上尋找一些答案,是網上能給付的答案大多都是一些不切實際的方案,而且能夠實現也是成本非常之高的。

然後周雅迪就尋著這個路線去認真的搜尋一個新的方向,那就是回收利用。

她挺好奇這些能處理的可回收物在進入廢品站之後會去往何處,而那些不可回收物又會去往何處,沒準這些問題可以讓她有一個全新的思路。

而經過一番查閱之後,周雅迪趁著週末就開始尾隨收破爛的大爺,跟著大爺從早溜到了晚上,大概摸清楚了具體的操作流程。

小販子(街頭入戶收購)→收購站(收小販子的貨和居民自己送來的)→二倒販子(用車去廢品站收一種類的貨)→打包站(加工成廠裡需要的標準貨)→廠家(做成原料)。

其中可以跳級交貨的。

不僅如此周雅迪還得到了一些價格上的訊息,以紙為例,黃板紙收購價在2300左右,那麼打包站的收購價就會2200左右,大概每一個環節都有利可圖,當然只要條件預備好了,似乎跳幾級都沒問題。

比如哪怕你是小販子,只要你的量足夠大,同樣可以直接跳過中間的環節送到廠家。

而且伴隨著現在網際網路技術的高度發展,周亞迪都發現已經開始出現回收之類的小程式,你想把家裡面的一些可回收物出售的話,可以在小程式上輸入相關的資訊讓專人來到你家門口收購,而且給的價格也比較公道,還不用你專門跑去什麼廢品站去。

當然周雅迪感興趣的並不是這一整個流程環節,她最終感興趣的是所有這些可回收物的目的地以及不可回收的目的地。

周雅迪甚至跟著垃圾車跑了一圈,一直來到了垃圾填埋的地區,大量的挖掘機在垃圾填埋場上作業,甚至周雅迪還詢問了相關的工作人員,整個江南類似的垃圾填埋場一共有二十七個。

城市垃圾填埋是我國大多數城市解決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利用坑窪地填埋城市垃圾,是一種既可處置廢物,又可覆土造地使用的保護環境措施。

周雅迪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反正就對這些玩意兒突然莫名的感興趣,甚至還仔細詢問了起來。

那垃圾填埋場的工作人員都有些懵了,尋思著這小姑娘竟然對這玩意兒這麼感興趣,但他就是個普通的工作人員,肯定沒法解答,這不就把負責人給請了過來。

書上看的再多,不如實地走訪問一問。

這負責人算是比較專業的,主要是看著周雅迪來的時候還專門配有一個司機感覺這是大戶人家 ,甚至還請到了辦公室好好為周雅迪講解了。

“城市垃圾填埋處置技術地下填埋和堆高填埋處置技術是垃圾處置的兩種常見填埋技術,廢礦坑、廢粘土坑、廢採石場等最為適宜,回填這些人工坑洞,有利於恢復地貌……”

周雅迪聽得極其認真,還拿出筆記本一邊記錄著。

旁邊的司機一時間在不遠處抽著煙,一臉沉思。

有點……不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