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 挑戰不可能(第1/2頁)
章節報錯
嘭!
一聲悶響,塵土飛濺。
鄧維和陸陽站在不遠處,觀看著兩人堆出來的山體模型在模擬爆破裝置下直接崩裂開來,而一旁則是架設著足足六臺攝像機。
在爆破結束了之後,二人第一時間來到了山體模型旁邊觀察。
“還是沒成型,路基下陷的深度還是太深了。”陸陽皺著眉頭觀察了一番就道:“隧道這邊的穩定係數可能才到23,容易出問題啊!”
“顆粒散落的位置也比較開。”鄧維轉了一圈,隨後就從包裡面摸出來了一大堆的小旗子,開始在一些比較大的顆粒旁邊直接插上了小旗子,一會兒的功夫就密密麻麻的插上了一大片:“12點到3點的方向有45顆……”
陸陽不免苦笑一聲:“沒控制好,理論上應該只有27顆的左右的,這差得也太多了。”
“沒事,搞研究嘛!失敗比起成功更寶貴。”
“咱們看看具體的觀測資料。”
二人連忙回到了旁邊的帳篷,桌上已經放著大量的相關裝置以及電腦。
都是兩個人想法設法地從各處借過來的專業裝置。
“路基下陷0.47,比起上次的0.84好了很多。”陸陽觀察了一番實驗資料和成像影片之後,指了指螢幕上的畫面道:“這個位置崩開的能量明顯要比其他位置強了許多,那45顆大半都是從這裡崩出來的,這裡需要控制的能量我需要重新算一下。”
“行。”
兩人看完了實驗資料之後,將資料進行儲存,接著就自己忙活自己的事情。
給陳楚過完了生日之後,鄧維和陸陽馬不停蹄地下鄉去了。
這一晃眼,他們前前後後已經在鄉下待了將近兩個多月的時間。
每天都是在重複的工作,實驗,記錄資料,研判資料,儲存,繼續為下次實驗做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的專業裝置都是來之不易的。
這事情還是拜託了許超。
江南地質研究所的專業裝置正常情況下當然不可能外借,還是許超出面了之後,江南地質研究所這邊才派專人將一套便攜裝置給送來的。
雖然礦業公司基本上都有相關的裝置,但是一套裝置都是千萬元起步,而且都是大型裝置,根本也不可能搬得過來。
至於眼下這一套行動式的可移動裝置,目前整個西南還真只有江南地址研究所才有,就連昆海的地質研究所都沒有這套裝置。
價格昂貴是一碼事,主要是因為技術核心目前國內無法突破,國外又卡脖頸,無法自主製造,所以只能從國外購買,並且出了問題也只能是寄到國外修理,國內的工程師見了也束手無策。
而這一套可移動裝置就是地質波頻儀,目前最新的科技,原理就是釋放出一定的波頻來偵測山體結構,而且精確率極高,偏差值僅有1.03%。
這可是寶貝疙瘩,卻也還是被借來了。
鄧維自然沒有那麼大的面子,而是許超有。
因為江南農科所的崛起獲得了大量的科研資金支援,而江南地質研究所本來和農科所就是一個體系的,自然也沾了光,獲得了資金支援之後,一咬牙一跺腳就購買了一臺移動裝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弄出來成果,專業的裝置肯定是缺不了的。
只是沒想到人江南地質研究所的人還沒捂熱乎就被鄧維給借出來了。
不借也不行,許超親自跑到江南地質研究所找人家所長談的。
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