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並不否定。

他不會說什麼我絕對不會跟趙雅芳在一塊的,壓根不是一個世界的之類的。

亦或是袁雯,更甚者胡瑤,生活中每一個過往的女性,在未來都有可能和自己產生交集。

緣分這東西,過於玄乎。

何況是他一個擁有系統的人,更加對未來具有不確定性。

說不準他可能和其中這一位結婚,也有可能另有其人,甚至可能一輩子都結婚不了。

這些他自己都說不準。

不是陳楚沒主動過,胡瑤在此之前,他是心動的,而且主動去追求過的。

且不說最後的結果如何,在這個過程之中,陳楚也發現了諸多的問題。

他當時在給鄧思佳補課,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和胡瑤培養感情去。

而且陳楚自己也察覺到了,他的注意力明顯集中在了學生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假如胡瑤沒有去讀研究生,而是選擇留下來和他交往呢?

往後該怎麼協調學生和自己感情呢?

我要是跟胡瑤約著會,這會兒突然打電話告知學生出事情了,那自己去不去呢?

一次兩次,胡瑤肯定會理解。

但是次數多了,矛盾馬上就出來了。

別說是女方了,就算是陳楚正跟女朋友吃個飯,女朋友突然說學生有事跑了。

時間長了,陳楚自己都受不了,到最後不分手才是怪事。

何況,陳楚自己也是有野心的人。

他現在只是班主任,但以後他也想上位。

他能管越多的學生,不管於公於私都有好處,而且是極大的好處。

要想上位,成績和人脈都得有。

註定了他在這一段時間壓根無法騰出更多的時間去解決自己的個人情感問題。

反正經過一番反思之後,陳楚給自己定下了明確的目標。

在高一七班畢業之前,基本不考慮個人問題。

鍛鍊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鋪開人脈,為以後的自己和學生們打好基礎。

27歲30歲這個年齡段,著重解決個人情感問題。

這就是陳楚三十歲之前的人生規劃,目前也是按照這個規劃執行著,而七班的學生們自然也有自己的人生規劃。

羅浩的人生規劃是和楊欣染一起保送,畢業,參加工作。

劉雨晨的人生規劃是未來創造條件完成老陳給自己那幾個充滿了幻想的計劃。

蔣媛的人生規劃是以後有錢了要買一大堆鑄造機器做自己的新朋友。

而王旭的人生規劃是去國防大學,跟劉雨晨結婚生子……

《然後領著兒女去給老陳上墳燒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