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算是初代機造出來了,意義又有多大?

眼下就是卡在了這裡。

想要突破,要麼就是大幅度減少成本,縮小體積,在同樣的工作效率之下增加機器數量,要麼就是大幅度提升效率,不說跟紅星十二追平,最起碼效率要翻一倍。

但問題來了,沒有一個突破性的技術,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這些天,研究小組所有成員都陷入了沉默反思之中。

就感覺方向又走岔了,研究進展有一次陷入了停滯之中。

讓大家有一次開始質疑起自己的能力來了。

就連蔣媛和羅浩都覺著研究這麼久好像是做了無用功似的。

只有劉雨晨不斷的鼓勵著眾人,不要放棄。

畢竟她自己是經常體會到這種挫敗感的。

而且,科研本來就是一條需要反覆探索的道路。

就算是失敗了,那也是積累經驗,可以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再說了,咱們還年輕。

最重要的是,咱們的試錯成本並不高,有足夠的容錯率。

這次不行,下次再來就是了。

總不能一次失誤就否定自己吧?

那些科研學者有哪個不是無數次研究之後才成功的,咱們一次性就想成功,反而是太過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王旭就是我老婆說得對,聽我老婆得準沒錯!

道理嘛大家都知道,只是心裡面挫敗感比較強罷了。

還是勉強打起了精神,各自繼續鑽研了起來。

而這些天,蔣媛也在努力的用腦。

她將鑄造古法,現代鑄造法等等全部都重新看了一遍,試圖在其中尋找到一條能夠開闢出來的道路,但是想了幾天了,一點思路都沒有。

這會兒都是坐在座位上沉思著。

不遠處的周峰自是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的。

劉雨晨請假,蔣媛的沉思自是讓周峰曉得研究專案又停滯下來了。

不過,這事情他不打算摻和。

畢竟,這本身就是一種鍛鍊。

順風順水可不是什麼好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將會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