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媛更是以自己極為抽象的作圖手法將鑄造廠裡面的紅星系列以及海超系列的機器全部都折騰了出來。

會做圖的和不會做圖的都沉默了。

還是得羅浩還原了設計圖,還忍不住道了一聲:“麻煩你練一練。”

蔣媛頓時就不高興了。

你們這些人……

我說了我畫得不好了偏偏還要讓我畫,畫出來了你們就說畫得抽象。

好壞全讓你們說了。

不過蔣媛也知道丟人,心想著還是得回去學一學做圖了。

有了蔣媛提供的設計圖之後,大家的參照物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因為這些大型器械只有蔣媛瞭解,所以蔣媛當下的任務就是為大家說明各部位在整個鑄造流程之中所擔任的功能。

大家分工明確,羅浩則是負責所有的統籌工作。

依舊是按照原來的分配方式,每個人就負責自己的區域。

這些天,大家的思路放開了之後,各種奇思妙想都開始冒了出來,然後大家又圍繞在了一起討論。

羅浩一口氣否決了絕大部分的方案,因為不少方案壓根就沒有實施的意義和價值。

大家的目的就是通力合作,弄出一臺高效且廉價的重壓機。

不要整得花裡胡哨的。

經過幾日的激烈討論之後,終於是把初代機的設計方案確定了下來。

一眼望過去實際上和紅星二型比較像,但是整體結構完全不同。

比如分壓臺這邊,用的是紅星三型的魔改版。

三切口直接被魔改成了六切口,甚至加了一層過濾口,透過增壓的方式初步篩選出雜質。

這個方案被羅浩採用了,但是過濾口的材質需要再考慮。

因為材質不好,抵抗不住高溫的話沒有意義,就算是抵抗得了高溫,還要確定純度,還有過濾的形式等等都要考慮。

紅星二型的純度已經高達91%了,你這麼一篩,要是跟紅星二型的純度不一樣,那就沒有意義。

諸如此類的問題,多達四十八處,細節問題更多了。

打回去了又重新調整。

但是因為這次看到了曙光,大家一時間幹勁十足。

初代機的設計方案就這樣反反覆覆的討論研究之後終於確定下來了。

至於模擬用的程式早就已經在王旭和周峰的通力合作之下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