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霄拍了拍徐明的肩膀,笑道。

“嗯。”

徐明點了點頭,攬上陸霄的肩膀,一步步走下臺階。

毫無徵兆的,他就咧嘴在那兒笑了起來。

……

吃夜宵的時候,兩人的手機就沒停過。

那些公司開始投來橄欖枝了。

陸霄從頭到尾就沒松過口。

徐明也是。

他倆都不是雛,傻了才會現在答應。

節目還沒播出,這些公司想搶個內購價,想得美!

至於陸霄,要不要籤公司他還真沒想好。

未來肯定還是要當老闆的,再紅也只是給別人打工,哪有自己躺平讓人幹來得爽。

但現階段,從他前世的經驗來看,籤一段時間的公司,吃胖點,才更理智。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這才是王道!

娛樂圈不是說你有好作品立馬就能紅,就能變現。

在陸霄前世,他翻騰了幾滾,跨了幾次界,積累夠了才開公司。

而其他,就更多了。

沒有劉德華,《瘋狂的石頭》就是一沓紙;沒有韓家女當編劇,《我不是藥神》別說上映,能不能拍都是兩碼事……沒有旭日陽剛,汪峰別說頭條,熱搜都上不去;沒有紀敏佳在超女唱紅《月亮之上》,鳳凰傳奇還在草原上游蕩。

連周董當年還是靠公司推廣,更不用說其他人。

哪個行業都有它的規則,一群大佬打架,生死各憑本事,但闖進來一隻小白兔?

還是身上掛滿肉的小白兔?

的確,陸霄手裡的‘財富’多到可以不要錢的往外甩,也有網路可以營銷,但耗時耗力,遠不如先簽一個靠譜又有實力的公司走得快。

有公司背書,陸霄透過手裡的東西達到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及金錢。

到那個時候再開公司——

一方面有人脈有資源不會被當靶子,另一方面,振臂一呼就能招來大批人投身麾下。

當然,陸霄不會籤太久,而且還得靠譜有實力的公司。

但眾所周知,靠譜的公司沒實力,有實力的公司……不靠譜。

這特麼就是個難題了。

所以,陸霄在糾結。

直到他回到東海的第二天,崔青打來電話,約著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