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專業的畢業大戲並不像別的專業,只是幾位導師坐在臺下聽你答辯,而是非常隆重,尤其是東海戲劇學院這種大牌。

每一屆的畢業大戲,東戲都會邀請各大話劇院——包括華夏國家話劇院、京城人藝、東海話劇藝術中心等話劇院的人當嘉賓或評委,如果被這些大佬挑中,至少起步就比別人高一截。

有人形容,話劇就像廣播電臺,曾經紅火過很長一段時間,當電視進入家庭後就無人問津,但隨著車輛的普及,又讓它煥發了第二春。

話劇也是如此,曾經無數演員以進話劇院為榮,但到了九十年代,都跑出去拍電影、電視劇,隨便拍一部戲,掙得都比話劇院一年的工資還多。

但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演員重新整理演技下限,話劇院出身的演員,又開始被觀眾追捧。

換而言之,誰剛畢業就被話劇院簽下,尤其是這三家,立刻就能被各大公司搶著籤,打造一下就是一個演技咖——畢竟話劇院並不限制演員出外演出。

除了這些話劇院,各大影視公司也會派人來觀摩他們的畢業大戲,遇到好苗子也會毫不猶豫的來籤。

所以,無論這些表演專業的學生是否已經出道,都無比重視。

當然也有個前提,擇優上臺——學院內部演出後,前三名的劇目才能公演,畢竟也代表學校的臉面。

……

陸霄來到教室的時候,昨天打電話的磊子已經等在裡面,除了他,還有一個看起來跟他們年齡相仿的,是他們二班的班主任鄭江。

還沒進去,陸霄就聽到鄭江在說:

“你意思是,陸霄已經寫好了劇本?”

“對呀,昨天他打電話說的。”王磊說道。

“可前天我問他,他不是說還沒想好嗎?”鄭江有些狐疑的道。

陸霄走了進去,笑道:“前天晚上想好的。”

鄭江狐疑的打量他一眼,啞然失笑:“你也別壓力太大,盡力就好。”

陸霄一愣,隨即明白,這位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老班,可能覺得自己在說大話,但還是給面子沒戳穿,順便安慰了一句。

正常來看,一部話劇的劇本,對於他們這些學生來說,怎麼可能一天的功夫就寫完?

陸霄剛想張口,就看到鄭江欲言又止的樣子,於是道:“怎麼了?”

鄭江遲疑了一下,乾咳一聲,然後才猶豫著道:

“那個什麼,我來就是找你的,嗯……你們組的林琳,她現在進了遲若軒他們組。”

旁邊的王磊瞬間臉色就變了:“什麼?她怎麼能這樣?怎麼好意思!”

林琳,就是最後剩下的幾人之一,因為別人都是演技好的互相組隊,也就剩下他們幾個,被原來的陸霄照單全收。

原主是個老好人,但陸霄可不是,愛來不來,走了正好。

點了點頭,陸霄道:“行,我知道了。”

這個時候,再問她為什麼,或者為什麼不自己來說,都沒有意義。

反倒是鄭江,有些詫異於陸霄的淡定。

在他們眼中,陸霄雖然是老好人,但老好人只是不懂拒絕,卻不代表沒有脾氣,有時候反而更喜歡較真。

作為二班的班主任,對於自己班的班長,鄭江當然瞭解。

王磊還有些氣不平:

“老班,你也知道,當初都沒人跟我們組隊,是陸霄願意帶著我們,人家一班的幾個人還沒跑呢,偏偏現在我們二班自己的人先跑了,她也太過分了吧!”

17級表演系兩個班,林琳正是他們二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