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4頁)
章節報錯
各隊領班帶領著排隊打飯,入營第一天吃的木薯葉熬冬瓜,連湯帶水,配兩個野菜粗麵窩頭。
五人為伍,圍坐地上便開始用餐。
大鍋飯很難做得好吃,行兵打仗也極少有人挑剔,於是久而久之,這伙頭兵的飯食做得真當如同泔水。
連拾得這般從不挑食都覺得難吃,難吃歸難吃,但凡能放進嘴裡,拾得便能嚼碎嚥下。
多數人卻無拾得這般忍性,那窩頭乾硬點還罷,那碗菜湯嘗過一口之後便再難舉碗。
“怎地?是覺得這飯食吃不下麼?”
一人銅盔長甲蹲下身,這人聲音清冷,對著一新兵問。
人們不由投去目光,以拾得角度看不清那人模樣,只能看見新兵長得面容白淨,滿是無措。
那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拿過那新兵手裡的碗,咕咚咕咚喝得乾淨。
爾後起身對身後的衛兵下達指令
“送他回家”
新兵直到被拉出老遠醒過神,想說些什麼卻終一嘆氣什麼都沒說。
“吃不下?可以!立馬給我滾回家!軍資短缺,豈容你們這幫菜瓜糟蹋!
這是他孃的軍隊!行兵打仗懂不懂?是要拿刀殺人的!你們知不知道!”
“這不是你家,炊事營的兵不是你爹孃,也不是你媳婦!打仗時他們也是要上戰場的!屆時,莫說飯菜,屁都沒有!草根樹皮老子都吃過!”
“這般娘們兮兮似得嬌氣......嘖嘖......行軍打仗?還沒上戰場便餓死了罷!呵呵呵,那還不如現在趁早回家!”
連說帶罵,卻字字珠璣,沒有人質疑他所說的真實性。
一干人默不作聲,端起碗猶如灌藥般喝的乾淨。
何必呢?
拾得腹誹。
之後列隊分營僅用了半個時辰,幾個軍官熟練的如同分瓜抓棗。
新兵得集訓過後才分制,現今只是五百人一營,分成十營,諸事全由十位營總親自管轄。營下分帳,每帳二十人,從中選一人任班頭,報備日常事物。
總教頭叫嚴青,靖北軍左翼校尉,聽說是個敢單騎獨闖敵營的好漢。
他生的長眉細眼,菱唇淺薄,膚色較之尋常男子略白,此時一身皂色勁裝,扎著袖口,端得凌厲,英姿颯爽,如一把隨時等待出鞘的利刃。
只是他似乎頗不善言辭,例行公事般下達完訓練日程,沒有片字勉勵,最後一句竟是問:
“此番初入軍營可有後悔行伍之人?”
眾人互視,不知何謂,默默無語。
幾位營總互視一眼,命令道:“解散!回賬!”
後晌無事,只讓在帳中休憩,軍中食不過午,眾人聊天又被勒令‘不得喧譁’拾得乾脆矇頭酣睡,入營第一日竟是這般就過去了。
翌日,集訓正式開始。
直至此時方知總教頭最後一問是何用意。
這場集訓嚴苛至極。
校場上只有絕對的命令與服從,從站立、行走到俯臥,對姿勢、準度、效率......都有著近乎完美的準則。
又以連坐方式,一人犯錯全帳受罰。
前三日,每時都會有人暈倒,救治好願意留下的接著訓練;無意留下的會有兵衛遣送回家。幾乎無一不選擇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