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聯盟〉、〈同盟〉與〈Rebellion〉(第2/2頁)
章節報錯
“喂!那邊的混球,你們還愣在那裡幹什麼?還不趕快給我出來!想吃槍子嗎?”
男人環視了一圈,見這邊的兩人依舊沒有動作,不由得惱火起來,握著槍就向兩人的方向大踏步走來。
他並沒有注意到,隨著他的接近,兩人看他的眼神也變得越發危險了起來。
…………
一樓,美食街。
“走快點!”
“不要磨磨蹭蹭的!”
在一個又一個穿著黑色作戰服的男人的催促之下,數十名人質猶如被追趕的鴨子一樣,從商場的四面八方被趕了過來,最終被集中在了美食街的露天廣場。
很明顯,這些恐怖分子是將他們當做人質扣押了下來,打算賺取贖金或者滿足政治企圖。
“這個裝備制式和行動模式……莫非是〈Rebellion〉嗎?”
西京寧音也混在這人群之中,嬌小的身體並沒有引起過多的警惕,讓她得以仔細地觀察這些恐怖分子的裝扮和行動模式。
從他們的舉動來看,一眼就能看出是慣犯,猜測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行動,並非是什麼難事。
這個世界的恐怖組織相當猖狂。
究其原因當然是因為這是伐刀者的世界,性格桀驁的伐刀者不經歷心的修行,很容易偏離騎士之道,變成以殺人為樂的惡徒。
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實力極度強大的伐刀者,輕易就能毀滅城市,虐殺數百萬的人口,那樣的伐刀者惡徒甚至形成了組織,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犯罪組織,那就是——恐怖組織〈Rebellion〉。
——〈Rebellion〉,和〈國際魔法騎士聯盟〉、〈大國同盟〉並列為世界三大組織之一。
其中,〈國際魔法騎士聯盟〉是在第二次世界戰爭之後,由英國牽頭,以霓虹、法國、以色列、伊拉克等諸多小國為主體從而形成的國際性管理組織,各加盟國的伐刀者,無論是教育、工作、資格賦予和剝奪,全部都要經過聯盟的首肯。
其次,〈大國同盟〉則是指以中華聯邦、阿妹你看、俄羅斯、阿拉伯等諸多大國所結成的鬆散性同盟,也是促使聯盟得以成立的原因。
最後,就是國際性恐怖組織——〈Rebellion〉。
那是一群濫用伐刀者異能,認為伐刀者是“被選上的新人類”,除此之外的普通人都是“下等人”,因而主張伐刀者應該支配“下等人類”,建立屬於“新人類們”的樂園。
這種主張和現在國際間的普遍共識,也就是——“伐刀者應該保護無能力的普通人”的社會構造截然相反,在全球各地進行恐怖活動,受到全球各國民眾的牴觸和反對,也是因此才被定性為惡名昭彰的恐怖組織。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些手握火器的人頂多只能算‘信徒’,應該還有暗中引導他們的‘使徒’存在才對。”
西京寧音在心裡暗暗推測。
作為世界三大組織之一,〈Rebellion〉早就有了一套十分完整的部隊結構。
雖然其中心思想是建立以伐刀者為中心的新世界,時常會讓人誤以為〈Rebellion〉是全員伐刀者的組織,但其實並非如此。
〈Rebellion〉中九成以上的成員,都是贊同其建立新世界思想的“信徒”,而信徒們大多隻是配備槍械武器的普通人,真正的伐刀者精英反而在少數,被稱為是“使徒”。
由作為伐刀者的使徒指揮身為普通人士兵的信徒,這才是〈Rebellion〉的部隊結構和行動方針。
所以,現在出現的這些士兵,充其量只能算小頭,真正的大頭應該是還沒有出現的使徒,也就是隸屬於〈Rebellion〉的伐刀者精英。
“太好了,老師,您也在這裡!”
正思考著如何把使徒逼出來,便從旁邊傳來了史黛拉刻意壓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