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他人口中的科比(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反覆地告訴韋夏在集體訓練中保持住好狀態在格雷格·唐納那裡有多加分。
韋夏關心的卻是:“我是全隊最努力的人嗎?”
“今天是。”基弗肯定地回答。
但他也說了限定詞,今天。
韋夏好奇地問:“如果我每天都是全隊最努力的人,教練會破格讓我進入一隊嗎?”
“菲利克斯,我並不懷疑你的決心,但你要知道,王牌隊歷史上只有一個人連續四年在訓練環節領先全隊。”基弗是帶過科比的,那個不可一世的天才少年帶領默默無聞的勞爾梅里恩高中制霸賓州高中籃壇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
韋夏並非不知天高地厚,他知道自己的能耐與本事,他的實力距離一隊還很遙遠,或許得等到十一年級或者十二年級才有可能入選。他只是不甘心罷了。
“教練,可以多和我說說科比嗎?”
“你願意停下手頭上的事情聽故事?”
“當然。”
基弗於是對韋夏說了關於科比的兩個故事。
1992年的秋天,唐納教練發現當時僅14歲的有著令人膛目的職業素養。這個少年制定了一份必定會令人筋疲力盡的自我提高日程表,逼著自己去執行,其中包括田徑訓練、重量訓練以及似乎無窮無盡的籃球練習。在球隊訓練中,他決心不輸掉任何一次隊內操練。他在這方面的完美紀錄保持了將近4年。
另一個故事讓韋夏哭笑不得。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現實還是故事,嚴肅文學或者網路小說,天才往往具備跨級作戰的能力。
科比進隊的第一天就把隊長挑落馬下,接著是其他的主力,無一倖免。
王牌隊的教練組開始重新審視科比,他們還從教練組中挑出了一些青壯年,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找到一個能夠防住這個孩子,能夠與他競爭、給他挑戰的人。
唐納教練選擇了勞爾梅里恩高中畢業的前大學球員吉米·凱澤曼,此人是一位身體素質出眾的後衛。接著,他說服了自己的表兄弟德魯,讓魁梧有力的他從公司辭職,改做了助理教練。
19921996年期間,勞爾梅里恩高中籃球隊內部流傳著這樣一則笑話:“哎喲喂,我這就搭飛機趕過來。要我來防這個14歲的孩子,簡直輕而易舉。”這個笑話的包袱當然是,這些大言不慚的人都會被這個來勢洶洶的新生打敗。
其他的孩子聽到基弗的故事會笑出聲,深受激勵。
韋夏的感覺如何呢?他發現他和同年段的科比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別說單挑隊長了,他連一隊的替補都贏不了,更別說打爆強壯的成年人,在他看來簡直是神話般的戰績。
“菲利克斯,猜猜這傢伙今天在學校幹了什麼蠢事!”
大隆帶著“李”來到體育館。
被故事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感擊敗的韋夏沒心情探知他的朋友今天有做了什麼蠢事。哪怕對方是他在勞爾梅里恩高中最好的朋友。
不過,還是要藉此機會正式介紹一下。
迪克·隆,純正的美國白人,為人仗義,粗線條,名字之怪堪稱韋夏生平所見之最。
至於這位“李”,他長著和韋夏一樣的亞洲面孔,是從小在費城長大的韓裔美國人,名叫李忠賢。
事實上,他的中文叫法是韋夏根據讀音猜的,他沒想過這個名字會和中國古代某位著名的公公同名,更沒想到,按照韓文中譯,他這位朋友不叫李忠賢,而叫李鍾弦...
李忠賢和李鍾弦,意境上簡直是“臥槽這裡真美”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差距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