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和聖路易斯老鷹的比賽,凱爾特人徹底被打爆。

韋夏代表哈夫利切克出戰33分鐘砍下18分,在佩蒂特毀天滅地的47+30面前太無力了。

韋夏的意識回到了純黑世界。

他望著面前數以千計的光幕,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

對聖路易斯老鷹的比賽,是哈夫利切克職業生涯的第四場比賽,而且,韋夏並未完全適應現實飛天流,穿越過去地板流的變化。或許他應該潛心修煉一段時間再來打這場比賽。

畢竟他已經連續失敗了四次。

韋夏決定打下一場比賽。

哈夫利切克職業生涯的第五場比賽,對手是底特律活塞。這已經是兩隊本賽季的第二次交手。很正常,要知道,196263賽季,nba聯盟只有九支球隊。9支球隊,80場常規賽(當時就是80場),每個賽季要碰見多次。

因此,有些人認為這個時代的競爭力比當時更強。

現代籃球的巨星,如果分割槽不同,打不進總決賽的話,一個賽季最多碰見兩次。而在60年代,光單賽季常規賽碰見的次數就不止七次了。

正是如此,才有人認為80年代是nba最為激烈的年代。

球隊不多不少,既不會出現季後賽過了一輪就直通決賽的便利,也不會出現球隊過多稀釋了天賦導致爛隊扎堆競爭力低下的現象。

1963年的活塞隊,韋夏只認識戴夫·德布歇,此人的防守太令人印象深刻了。

至於比賽,說精彩也不精彩,說簡單也不見得。

115比102

凱爾特人獲勝,當家球員比爾·拉塞爾6分12籃板,發揮一般,倒是海因索恩為首的外線,得分如潮水般淹沒了汽車城。

比賽結束,韋夏正好從睡夢中醒來。

他發現天還沒亮,而科比已經準備好出門了。

韋夏被迫起床,花10分鐘把自己打理好,困難重重地跟上科比的步伐,幾乎在不被人察覺的情況下踏上了前往豐田中心的旅途。

“有必要這麼著急嗎?”韋夏的眼睛睜不開。

“生命就是和時間賽跑的旅程,你不珍惜時間,時間也不會珍惜你。”然而韋夏後來發現科比賽季期間並沒有天沒亮就出門的習慣。

因此他只能將此事當成看成科比的惡作劇。

他故意起得這麼早,就想在其他人到達豐田中心之前好好地教訓韋夏一場。

他們抵達豐田中心的時候,才6點10分。

科比給韋夏10分鐘的時間熱身,接著一對一打了90分鐘。

104比66

“再來兩球。”科比將球丟給韋夏。

韋夏沒異議,他巴不得一整天都和科比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