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太想進步了,教練(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他的韋夏不敢保證,按摩的手藝,兩位越南大媽超級優秀。
韋秋終於對韋夏說了句實話,在那半小時的極樂世界裡,他徹底將拉拉·達比這個人忘記了。
以下是他和哥哥飛昇極樂世界時的對話。
“菲利,你還記得拉拉嗎?”
“拉拉是哪個蕾絲邊嗎?”
“對哈,怎麼會有這麼古怪的名字。”
“挺耳熟的,她是個好人嗎?”
“天知道。”
按摩結束後,韋夏多給了兩位大媽10%的小費。
韋夏放鬆了筋骨,入睡的過程分外順利。
舊時光
他以為舊時光會像往常一樣讓他跳過明明很期待的重要日子,但這次卻沒有。
此時,約翰·哈夫利切克正處於1962年3月26日的紐約。
1962年NBA選秀大會在今天進行。
上賽季結束後芝加哥包裝工改名為芝加哥西風,費城勇士則搬遷主場至舊金山變成舊金山勇士。1962年的選秀大會的狀元籤便在西風隊的手裡。
當下雖然種族歧視風潮盛行,但商人畢竟是勢利的,比爾·拉塞爾在波士頓的成功讓其他球隊都想透過選一位6尺9寸的黑人中鋒來改善球隊的競爭力。
西風隊因而選中了猶他大學的“小山君”比爾·麥克吉爾(Bill “Tl“ McGill),此人的外號之所以叫小山而不是大山,和他的身材有直接關係。從後來的發展看,他配不上狀元位,就像第二順位的那位路人甲一樣。但他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在職業賽場上頻頻運用轉身跳勾得分的球員,由於多年的膝蓋傷勢,他的表現始終都只是中規中矩,沒能更進一步。
然後我們跳過一連串不值得細究的名字——杜格·豪格、澤摩爾·貝蒂、萊恩·查普爾、維恩·海託、萊羅伊·艾利斯,接著,韋夏聽到了哈夫利切克的名字,他隨之起身。
60年代的選秀大會遠沒有他那個時代的儀式感。
今年沒有頂尖天賦,球隊只是例行公事,韋夏見到了雷德·奧爾巴赫,他一雙銳利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他看了半天,才伸出手來說道:“歡迎你加入,孩子。”
韋夏回應:“謝謝,這是我的榮幸。”
韋夏隨著奧爾巴赫離開選秀大會現場,在附近吃了東西。
奧爾巴赫問出許多問題,如果讓韋夏本人來回答他會搞不清楚答案。此時他是哈夫利切克,聽見奧爾巴赫的話,答案自然就在心裡出現了,韋夏只是說出了哈夫利切克的心聲。
本屆選秀大會開始前,有種聲音是波士頓本地希望奧爾巴赫選擇本地的白人球員來吸引球迷買票。只要熟悉奧爾巴赫的習性,就明白他對挑選家鄉球星拚票房這種事情毫無興趣,同時他也喜歡挑選一流大學球隊裡的二號球星,除了實力可能不遜於頭號核心外,安於鎂光燈外的特質更有助接受替補工作,對於融入已經有許多功勳老將的凱爾特人更有幫助。
“過一陣子你就到隊裡來參加訓練,大家都想見你,到時候不必拘謹,他們不是吃人的野獸。”奧爾巴赫的嗓子好像灌滿了沙子,“要是薩姆或者K.C要給你一點顏色瞧瞧,你把他們甩開就好了,那兩個傢伙肯定追不上你。’
韋夏不住地點頭。
透過哈夫利切克對凱爾特人的印象,結合爺爺從小灌輸的訊息,韋夏對凱爾特人永遠不會有好感。
這支球隊本身沒問題,這座城市,這裡的球迷有問題。
就比如現在,1962年的今天,凱爾特人六年內五次奪冠,偉大的八連冠基業在此時已經完成了一半,可是老波士頓花園的上座率低的可憐,因為給城市帶來榮譽是盡是一些讓人噁心的黑鬼。
如果有人拿這件事甩到凱爾特人球迷的臉上,他們只會告訴你,和黑鬼的運動比起來,他們更喜歡高雅的冰球。
韋夏同時結合了哈夫利切克退役戰的盛況,他認為種族歧視在波士頓根深蒂固。
比爾·拉塞爾在的時候他們不喜歡黑鬼的運動,等到哈夫利切克退役的時候他們卻以最熱烈的歡呼讓開場時間推遲了八分鐘。
為什麼?他們突然喜歡上黑鬼的運動了?
直接點的說法:領導凱爾特人的核心球員已經不是以比爾·拉塞爾為首的黑鬼了。而是哈夫利切克和戴夫·考恩斯兩位白人巨星。
同理,80年代魔鳥能攜手拯救NBA也和作為那支綠凱領軍者的伯德是完完全全的白人有著最直接的關係。
羅德曼說伯德如果膚色變黑就是一般貨色,然而恰恰是伯德的一身白才讓聯盟藉著無窮無盡的媒體之力,裹挾著6070年代種族歧視的遺風徹底造成賽場上的黑白對立,支援湖人的不只是洛杉磯人,還有全美的黑人。支援凱爾特人的也不只是波士頓人,還有全美的白人。
如果伯德是個黑人,80年代會是什麼樣的?
韋夏越想越為老一輩的凱爾特人不值,這幫白痴配不上這麼多的好球員。
“先生,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韋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