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驚人的事實?

“他今晚在內線被撞倒的次數可能比他的得分還要多。”

“他可是一個後衛啊!”解說員感慨道,“他的勇氣與信念超出了想象,我們每個人都希望(Wish)自己是Wish,但如果同樣的困難落到我們面前,我並不認為有其他人願意像Wish一樣承擔起這份不屬於他的責任。”

腿腳有許多淤青和紅印的韋夏讓隊友好生擔心。

他只是搖頭說:“我不要緊。”

傑·賴特可以對任何一個神發誓,韋夏對自己的定位絕不是他想要的。

他讓韋夏打大前鋒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四後衛陣容的設想,並不是讓他真把自己當成大前鋒。

韋夏完成了一件超出想象的事情。

他既把自己當成了大前鋒,在他可以做到的範圍內頂住了重壓,沒讓內線崩潰,也達到了賴特構建“四後衛”陣容的預期。

他既做了大前鋒該做的,又實現了四後衛陣容的核心意義。

代價是?

一身的淤青。

無數不可能從他口中得知的疼痛和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疲憊。

“Wish,你還好吧?”阿倫·雷擔憂地問。

這個樣子真不像他的風格。

“你知道你說話不帶髒字的時候有多麼靚仔嗎?”韋夏笑問。

“糙!”雷咆哮道,“沒事就好,我們上!乾死匹茲堡那幫混蛋!”

“菲利克斯!”賴特叫住韋夏,“你做得很好。”

韋夏輕輕點頭,但不接受賴特的肯定:“贏球才是真的好。”

說罷,他回到場上,繼續透過他身上那股火焰般的熱情感染隊友。

賴特第一次為他當初對韋夏“死纏爛打”而慶幸,如果他沒有堅持,這個年輕人不知道要到哪裡去發散身上的魅力。

維拉諾瓦領先的不只是比分,還有心理。

幾名經驗豐富的大前鋒,乃至坐鎮中樞的中鋒去打大前鋒都搞不定韋夏,這件事超出了黑豹隊的想象。

他們的陣容不做調整,仍然希望運用內線優勢壓垮維拉諾瓦。

他們沒有準確地把握住球員的心理。

克里斯·塔夫特的自信已經消失,他每次和韋夏對抗,儘管輕鬆取勝,但對方會在回合結束之前起身,用行動表明他不會認輸,他會使出全身的力量卡住他的下盤。

塔夫特不夠精道的進攻技巧造成大量的防守籃板,如果野貓隊抓住防守籃板,韋夏的運動能力便是黑豹隊難以限制的X因素了。

他可以在防守端頂到最後一秒,進攻端有機會便立刻撲上去。

那真的的是人類可以擁有的執念和鬥性嗎?

韋夏對抗,韋夏倒地,韋夏起身,韋夏下快攻,韋夏奔跑不息,攻防兩端盡是他的蹤跡。

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

韋夏逼瘋了他的對手,黑豹隊走向了計劃之外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