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韋夏得到8分4籃板和2次助攻。

除了習慣性地打滿半場還沒人覺得奇怪之外,賴特對下半場提出了要求:“維拉紐瓦隊史上只有一位大東聯盟年度最佳新秀,他就是199697賽季的蒂姆·托馬斯。沒錯,就是那個以首輪第七順位進入聯盟的天才。我認為,這是一種傳承,在我眼裡,克里斯·塔夫特的才能不足以和你相提並論,你一定不能在年度最佳新秀的競爭上輸給他。”

韋夏不認為這是一件充分且必要的事情。

如果賴特真是這麼想的,那他會在下半場加把勁。

賴特的話剛說出口,韋夏的隊友們便開始起鬨了。

他們好像在說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好像韋夏可以輕而易舉地競爭過塔夫特。

而且,理由是明確正當的。

韋夏是2003屆全美排名第15的高中,塔夫特呢?“區區”全美排名第30的高中生罷了。

從資料來看,打了大半個賽季替補的韋夏一點不比塔夫特差。

只要今天今晚韋夏能夠打得比對方更好,就沒有理由不當選大東聯盟的年度最佳新秀。

更衣室裡起了半天的哄,賴特才用幾分鐘的時間制定下半場的戰略。

匹茲堡和維拉紐瓦的差距在於核心天賦。

維拉紐瓦的陣容更年輕,也更具活力,而匹茲堡的火力點多,但核心天賦不怎麼樣。

下半場開局,匹茲堡的變化是驚人的。

匹茲堡隊內有兩位未來的NBA球員,一位是塔夫特,另一位是未來的NBA次輪秀阿隆·格雷。

剛巧,兩位都是內線。

匹茲堡大學就吃準了維拉紐瓦打四後衛陣容,內線深度不佳,於是換上兩位天賦絕頂的內線想玩身高壓制。

看見他們的下半場首發,格雷站中鋒位,塔夫特站大前鋒位,正好和韋夏對上了。

“原本沒有機會對上位的Wish和克里斯在此戰中神奇地對上位,我們將透過他們的對位來判斷誰是大東聯盟的年度最佳新秀。”

要知道,這樣的對比對韋夏是不利的。

他們不是全職大前鋒,只是為了迎合球隊體系需要客串的,對上塔夫特這種來客串大前鋒的中鋒,身體對抗的差距已經不在一個次元的了。

塔夫特看著韋夏,210公分的長人在禁區對上196公分的雙能衛。

身高與臂長,體重和力量...雙方作為內線的差距簡直一望而知。

“在我將你撞得粉身碎骨之前,你最好申請下場。”塔夫特自信地笑道,“等比賽開始,我可不會因為你看起來像螞蟻一樣弱小就手下留情!”

“你太客氣了,”韋夏需要仰起頭才能和塔夫特對視,“其實你只要給我留一口氣與家人道別,我就感激不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