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信念之源(第2/2頁)
章節報錯
韋夏喜歡這個系列片,每部都看。
矩陣革命是系列的第三部,本月初上映的,那個時候他剛開學,事情一大堆,沒時間出來看電影。幸好熱門電影即使過了塊一個月也有排場,今天正好把它看了。
以前韋夏把《駭客帝國》系列當爆米花電影,但今天看的第三部卻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他幾乎忘記了身邊坐著徐潔。
劇情裡有一段是這樣的,尼爾(主角)第一次見到先知時,最想聽先知說的話,是“你不是救世主。”
崔尼蒂見到先知時最想聽的話是“你會愛上救世主。”
墨菲斯聽到先知說自己會找到救世主結束戰爭就把它當成了信仰。
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就會變成你想象中的那個樣子,先知變成了給予人類希望的答案的程式。人性的本能選擇就是選擇那些自己能夠接受的事情,選擇那些自己能夠接受的話,從而用這些話或事印證心底的那個聲音。
韋夏發現忠言逆耳看起來並不全對,也許他應該試著大膽地說那些對方想聽的話,否則就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別想當然地去做什麼耿直的好人。
然而,不想聽的話,讓人討厭的話,讓你覺得刺耳的話或許才是真相。
之後的一段劇情令韋夏受到了觸動。
設計師見到尼爾之後所時候的話都是他不喜歡聽的,從救世主身上的使命,到他最後應有的的宿命。
不願揹負使命與宿命的主角大人千辛萬苦來找到設計師是為了找到讓人類贏下戰爭的辦法,於是他對設計師後面的話語不屑一顧,最終走向了設計師所指引他走向的道路。
法國佬也經常說一些讓尼爾不喜歡聽的話,於是尼爾按照程式消滅了法國佬蒐集的那些應該被刪除的程式。
史密斯說了很多讓尼爾不喜歡聽的事實與真相,於是事事被牽著鼻子走的主角大人知恥而後勇獲得了具備救世主的能力。
信念可以提供前進的動力。
但許多人的信念是從他人那裡得到的。
韋夏想起了約翰·哈夫利切克,如果沒有哈夫利切克,他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
“韋夏,你在看什麼?已經出字幕了。”徐潔對於電影結束後仍然坐在位置上一動不動的韋夏感到費解。
“騷瑞。”韋夏起身說,“我剛才在想其他的事情。”
“這部電影真不應該一邊吃爆米花一邊看,很有內涵,我感覺我應該再看一遍。”徐潔問,“你要一起嗎?”
韋夏神色一振:“我總不能讓你一直請客。”
“so?”
“下次我請你。”
一開始,徐潔對韋夏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好感。那是種肉眼可見的好意,如果韋夏肯進一步,他們之間會有好事發生。而韋夏堅守底線,他認為徐潔更適合做朋友而不是戀人。
這個感覺,韋夏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傳達給了徐潔。因此,他們的關係沒有變得尷尬,一直保持著純粹的友誼。
後來他們第二次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徐潔還沒看懂。第三次,也是《駭客帝國:矩陣革命》下映前的最後一次,徐潔照樣沒看懂。
經年以後,這部偉大的系列片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經歷了“兄弟—姐弟—姐妹”的史詩三部曲時,徐潔表示電影遠遠沒有現實中的故事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