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不是主要原因,而是韋夏發現,他的腳傷不是在球場上留下的,而是在穿越到2013年拯救了科比的跟腱後,一併得到的“饋贈”。

他並不是抱怨這個結果,雖然他的左腳和科比跟腱斷裂前的狀況一致,但是好歹,他的肩膀脫臼問題被解決了。

籃球運動可以傷腿,但無論如何不能讓手臂出現結構性的損傷。

傷病帶來的困擾遠不如韋夏可以預見的後果。

在那個沒有被改變的2013年,科比拼到了跟腱斷裂。因此,韋夏擔心他如果拼的更狠,會導致自己的跟腱斷裂。

這就是他上半場打得扭扭捏捏的原因。

隨著對比賽的投入度越來越高,心裡的擔憂會消退,然後就進入不管不顧的忘我模式。

上半場他已經進入了那種模式,但這種模式是經不起中場休息時間過度的。

也就是說,下半場他要重新開始。

傑·賴特強調防守,強調強度,強調把球交給強點。

“這不是一場進攻之戰!”賴特大喊,“這是一場防守之戰,只有防守更好的球隊才能贏!”

正如他所說,下半場的開局,76人對勇士的防守強度一來就上升到相當的高度。

只是再大的強度,如果對手決心要用戰術來避免硬碰硬的話,想要做到有效的限制也不易。

一直在高位擋拆的加索爾,突而轉身向禁區奔跑。

外線的球順利給到。

他面對的是法裡德的協防,沒有壓力,高舉高打下,55比39。

“16分!”

“雙方的分差已經來到了一個無比危險的臨界值!”

“如果76人不能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打出更好的進攻,那麼我們將看到一場屠殺!”

話音未落,霍勒迪的突破被格林靈活的換防掐滅。

同一時間,海沃德的跑動路線遭遇湯普森的攔截。

考辛斯高位拿球補救,加索爾的防守同樣是逼到了最前線,不給任何的進攻機會。

5秒、4秒——“boge!”正當考辛斯要將球隨意地處置掉,韋夏繞了大半個陣地來到弧頂,從考辛斯的手上接過球——只剩下2秒!

韋夏得到瞬間的空位,已經沒有進攻時間,外線直接拔起。

看看他漂浮般懸在空中的姿勢,有的人說像麥迪,有的人說像喬丹,韋夏的球迷會說他就是他自己,不像任何人。其實,他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強行拔起的空中姿態,無比接近全盛時期的科比。

他的身體比科比更好,因此,他的起跳高度更加誇張。

這是一記接手遞手掩護後的急停後仰三分。

“別垂死掙扎了!”

格林嘶吼聲剛落,韋夏的三分穿越網窩。

“如果這是你的願望,我們可能會讓你失望了。”韋夏像庫裡一般手指天空感謝上蒼,“我們會一直掙扎!”

韋夏的決心,不是一瞬間建立起來的。

從他的肩膀脫臼開始,他就掙扎於內心的鬥爭,他不想失去未來,也不想丟掉職業生涯可能僅此一次的機會,他總得選一個。

最終他決定了,無論拼搏的下場是什麼,他都得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