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我寧願變成84歲的老古董也不想成為24歲的你!

成為科比的過程,最有趣的一部分,是韋夏能夠從科比的本心去感受他的變化。

2013年的科比正處於他職業生涯關鍵的轉型期。

和此前幾次轉型不同,這次,他34歲了,如果轉型失敗,絕對會給他的職業生涯蒙上陰影。

本賽季,科比交出了職業生涯第二的助攻率——還得考慮科比在賽季前期打了不少無球——讓自己的擋拆頻率超過了低位頻率,並且在擋拆的時候,有54的回合選擇了帶動隊友。

這可能是德安東尼在那個賽季裡,為科比帶來的少數好處之一,科比正處於與衰老妥協的過程中。

韋夏不禁設想,如果一切順利,或許球迷能在2016年看到一個減少了無差別單挑,更多的依賴掩護和傳球的科比,為他巔峰的延續開啟的一條新門路。

可是,斷裂的跟腱,粉碎了一切可能。

看到了這一節,韋夏越發有一種使命感,他得阻止這件破事再度發生。

由於科比本身有傷,但他沒當回事,為了贏球連續發力,導致跟腱斷裂。所以韋夏開場的打法是明確的,除了個別幾個回合壓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強行“科學”一把,大部分的時候,他都讓內線先開啟局面,自己在外圍帶動節奏。

湖人把重點放到了內線進攻上。

雷霆的內線天賦固然耀眼,但和霍華德與加索爾兄弟比起來,是全方位的落後。

只要利用好內線優勢,不讓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打瘋,就有機會贏球。

基本上,韋夏做好了科比理應做到的所有事情。

推反擊的時候,良好地控制節奏,確保球給到機會最好的人。

進攻端拿球,也很會利用對手的錯誤觀念“科比肯定想單打”來為其他人制造機會。

這裡要重點表揚德懷特·霍華德,這個只聽得見好話的巨嬰表現出色,從籃板到護筐,完全勝過了伊巴卡。

大加索爾雖然老了,但他再老也不是帕金斯這種貨色能夠相比的。

就像賽前所準備的一樣,湖人用他們的內線優勢壓制雷霆。

開場32比28領先4分,韋夏所控制的科比,單節4投1中,得到4分2籃板3助攻,穩健地串聯了隊友。

“科比打得很聰明,他遊刃有餘地掌控著比賽的節奏!”

邁克·布林的話剛說完,傑夫·范甘迪就提出了問題:“如果能夠以這樣的方式贏下比賽,對湖人來說是最好不過了,但是,不發力的科比,真的能讓湖人贏球嗎?”

答案由杜蘭特交出。

2013年的杜蘭特處在職業生涯的快速上升期,他和韋夏一樣,被認為是有能力在未來幾年衝擊詹姆斯地位的超級中生代。

第二節剛開場,他先是對上慈世平,幹拔強打;

回來韋夏觸發科比的洪荒之力,急停後仰還以顏色;

可是好景不長,杜蘭特背身卡住慈世平,經典大回環造犯規2+1。

霍華德在場下休息,湖人的內線反而沒有首節的絕對優勢。

小加索爾和安託萬·賈米森的搭配多少沾異味。

邁克·德安東尼總是喜歡整出些奇怪的內線搭配,在他的眼裡,只要是帶點內線屬性的球員,都要去內線打一打。這是太陽時期從駭客馬里昂身上吃到的甜頭,讓他錯誤地以為誰都能帶著小前鋒的身板打大前鋒位置。

肖恩·馬里昂的球風,就像他的臉部構造,都是不世出的型別。

杜蘭特一波無解的單打,兩分鐘內,雷霆37比36反超。

德安東尼緊急叫停比賽。

他換回霍華德,並且給科比畫了個戰術:“只要出現機會,果斷出手,不要顧及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