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隊友被防到跑不出戰術,自己打就是價效比最高的。

為了傳球而傳球還容易失誤。

結果,海沃德出手前和理查德·傑弗森進行了一輪對抗。

對抗的結果是,他的投籃三不沾。

籃板球的爭搶更顯出了這場比賽的血腥處。

明明是湯普森拿到了籃板球,法裡德拍掉了。

球權失控,落到地板上,一個又一個球員撲到地上搶球。

最後是韋夏和歐文搶到了一起。

裁判給了跳球的判罰。

如此判決等於把球權還給了76人,歐文完全沒有機會從韋夏的手上把球撥走。

結果亦是如此,韋夏把球撥給海沃德。

海沃德傳向霍勒迪。

14秒的進攻時間很充裕,霍勒迪決定讓其他人拉開自己單打,他的突破成功地貫穿了騎士的防線。

等他衝進籃下,在兩人的協防下身體失衡,裁判像是突然出現似的給了騎士隊防守犯規。

布林開了下玩笑:“我還以為今晚沒有裁判呢。”

“76人和騎士的比賽強度,當代罕見。”范甘迪驚歎道,“難以想象2016年還能看見這樣的比賽!這是1990年的尺度!”

傑克遜藉此又表示當代需要多一些這樣對抗性強的比賽。

“得讓球迷知道真正的籃球比賽是怎樣的。”傑克遜刻意地說,“這項運動從來就不紳士。”

實際上,傑克遜沒資格這麼說,因為他自己就是讓這項運動變得醜陋的幾個主要人物之一。當年背身五秒規則出臺前,就是以他為首的後衛各種無限背打,嚴重地影響了比賽的觀賞性。

沒有幾個觀眾願意看一群男人頂著翹臀去頂另一群男人的肚子。

即使聯盟一直在鼓吹進攻,規則也向進攻方一再放寬,打到季後賽,防守仍然是強隊的生死線。

平時順滑的三分球不再順手,隨便一碰就吹哨的體毛基本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嚴格的犯規標準,更大的強度和可以決定勝負的中距離跳投。

76人和騎士正在把這場比賽向著極端的方向推動。

每個回合都有人倒地,不是為了爭搶籃板球,就是無球對抗的時候被撞倒。

有的人倒地略微有些假摔的嫌疑,但隨著上半場接近尾聲,倒地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動作的激烈程度,已經超出了一切籃球比賽的範疇。

就是澳大利亞的籃球聯賽都不可能有這樣的對抗。

韋夏在這種強度下都無法保證投籃命中率,所以他冒著被連續放倒的風險去內線。

詹姆斯千錘百煉的身軀也無法持續承受對手的壓力,他更多地傳球了。

歐文完全無法單挑得分。

打鐵是常態,所有的得分都像是偶然。

當這場比賽第一次出現為了地板球十個人全部撲倒在地的時候,速貸中心的氣氛殘酷得讓人難以呼吸。

“傑夫,你認為斯蒂芬·庫裡能在這樣的防守下保持手感嗎?”馬克·傑克遜問。

范甘迪表情凝重的搖頭:“沒有人可以在這種強度下保持手感,這已經不是籃球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