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宗教狂熱般的求勝信念包裹著兩支球隊。

長達4分鐘的得分荒讓無數球迷差點窒息。

47比44

騎士追到3分,76人拼命搶下一個進攻籃板,韋夏切入,隊友及時地送出空接。

沒有其他人反應過來,4分鐘的得分荒被韋夏的空接所打破。

49比44

“第三節已經過去了一半,76人和騎士在攻防兩端的強度,仍然呈現出焦灼的形勢,我們已經完全不知道誰會勝出。”

“半節比賽,76人得到7分,騎士得到6分,女士們,先生們,您正在收看的是2016年的東部決賽,而這就是東部最強大的兩支球隊在剛剛過去的半節內的得分。”

“雖然我從未親眼看過,但我相信,即使是1946年的籃球比賽——計時器之前的比賽,也很難看見這樣的場景。”

騎士深埋多時的伏筆開始產生它應有的作用。

詹姆斯遠投三分,被韋夏的手指蓋了。

被蓋的球自然不可能命中,但騎士有進攻籃板。

莫茲科夫和湯普森聯手刷了5個進攻籃板,打了六次二次進攻,然後,造成法裡德的第五次犯規。

法裡德的高度對內線來說,沒有任何益處,但他的運動能力和籃板以及防守端的價值,在76人隊內幾乎是不可替代的。

除非,他們真的能把韋夏當成一個內線。

76人自然希望韋夏能夠化身內線,但他們不能為了填補內線的空缺就真的讓韋夏去打內線。

賴特的選擇是海沃德打四號位,羅伯森上場打三號位,再讓霍林斯站五號位。

霍林斯有高度,沒硬度,而且,久不犯事的費城蘭比爾之名已經嚇不住對手了。

76人的處境困難重重,如此換人,他們要在進攻端打得更為高效,但在當前的背景下,這無疑是一種奢侈的願望。

韋夏投丟三分,疏忽之下,被騎士打成反擊。

46比49

接下來,韋夏強殺籃下,用肉身著地的代價換來兩個罰球。

渾身痠痛的他無法找回手感,兩罰中一。

50比46

騎士已經嗅到了扭轉戰局的機會,詹姆斯當即以勇猛的姿態衝擊76人的防線,他的目的旨在為外線的射手創造機會。

即使他們投不進,也無妨,因為騎士的內線對進攻籃板虎視眈眈。

正是心懷“籃板必為我方所得”的信念,騎士的射手們投得更加自信,命中率隨之上漲,竟然第一球就投進。

49比50

形勢對76人來說已經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