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和菲爾都會去現場。”

分割槽決賽的開賽早晨,韋夏吃著早餐,伊蓮說出了晚上的安排。

一般,伊蓮不會帶孩子去現場看比賽。

還是那個原因,現場看NBA,對於小孩來說,是個學習粗話的好地方。

對於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斯文人的家庭來說,這樣的地方當然要少去。

只因為這是東部決賽,對手還是勒布朗·詹姆斯,伊蓮又非常清楚韋夏是個自尊心強到讓他無法接受自己在家人面前丟臉的人。

所以,“不只是我和菲爾,還有爸爸媽媽,他們都會來現場看比賽。”伊蓮明明給了韋夏很大的壓力,卻一副加油站熱心員工的模樣,在他的盤子裡放了快剛弄煮熟的雞胸肉,“加油啊,別輸給勒布朗。”

韋夏聽起來很有壓力,但伊蓮身上那種對詹姆斯天生的排斥,讓他不禁笑起來。

伊蓮和他一樣,和詹姆斯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但就是橫豎不喜歡他。

韋夏不喜歡詹姆斯的原因在於對方的打法、球風。

生活中的伊蓮是個理性的人,可她偏偏又是個籃球迷。

她喜歡華麗的球風,詹姆斯顯然不是她的菜,更何況她還是個懂球的球迷,她有自己的一套觀賽模式,而詹姆斯近乎完美地錯開了所有讓她中意的點。

“我儘量。”韋夏說起來好似沒信心。

實際上,他已經連續兩年把詹姆斯的球隊從季後賽裡踢出局了。

過去的四年,他和詹姆斯四次交手,互相把對方淘汰兩次,大比分2比2。

今年的對決,將會讓其中一個人確立暫時的領先地位。

韋夏當然希望,領先的是自己。

詹姆斯的存在本身就是催發韋夏努力的因素,又有伊蓮的鼓勵,他自然要全心全意地準備比賽。

76人與騎士常規賽期間的交手,屬於佔優勢的一方。

騎士雖是三巨頭,但詹姆斯球權在握,歐文是純粹的刺客,進攻手,勒夫這類球員在爛隊會顯得作用突出,資料爆炸,拿命狂C但贏不了球,然後會有大批球迷可憐他。

詹姆斯不重視常規賽,歐文和勒夫自身都有明顯的缺陷,更投入的76人,往往會取得常規賽的勝利。

季後賽是不同的天地。

騎士就像外界所想的那樣,在詹姆斯的帶領下,季後賽變身。

騎士在頭兩輪,打出歷史級的進攻,但乍看是兩個4比0,晉級過程卻要驚險些。對活塞的第一和第四場,都打到最後時刻;對鷹,四場裡有三場,第四節還落後。當然,詹姆斯穩穩地統御著進攻,球隊一個外圍對球施壓,贏了。

前兩輪,騎士上演了歷史級的三分球演出,除了詹姆斯高瞻遠矚的轉移球和全隊上佳手感,也包括了泰倫·盧的幾個被低估的調整:

他們把弗萊作為第三長人推上場,讓他來拉開空間;

反擊的時候大量三線快下和陣地進攻重點佈置外圍,以詹姆斯的突破威脅和歷史級別的找空位能力,讓其射手投進三分球;

大量擋拆外切;詹姆斯適時地接管,又分派歐文的持球進攻和勒夫的擋拆外切高效運作。

所以騎士進攻選項眾多,順起來華麗無邊,半場轉移球流暢程度看起來就像是東部的勇士隊。

但與之相對需要付出的代價是:騎士的中距離防守和弱側後門的防守,都不穩定。

這就巧了。

科比老去以後,聯盟還有兩名球員的中距離跳投能殺人。

一個是杜蘭特,另一個是韋夏。

單論進攻的花樣,韋夏遠遠超了杜蘭特。

而且,76人擁有東部最好的內切高手——這是戈登·海沃德的拿手好戲。

當天下午,海沃德對抗賽上和韋夏形成了互爆的勢頭。

他的手感起來時,可以投進任何位置的三分。

他這狀態看得人眼睛都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