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無限追求空間與速度的時代。

雙塔陣容,就是這兩個詞的天敵。

要雙塔,就是要高度,要籃板球,要護筐能力,要內線進攻能力。

這麼做會大規模的降低球隊的速度。

反正是季前賽,76人無所謂。

韋夏和科比一番敘舊,然後互相在對方的頭上投籃。

韋夏取得了明顯的上風。

76人這邊讓韋夏多打,因為他缺席了整個訓練營,更需要和隊友培養默契,其他的主力基本是人均出場15分鐘左右,走個過場就行了。

賴特手上有兩個人是非特殊情況不換下的。

一個是韋夏,一個是王哲林。

韋夏找了些比賽的感覺,王哲林上場時間不少,但他日常的訓練還沒贏得隊友信任,表現機會不多,30分鐘內4分5籃板。

76人取勝,湖人顯然沒有當真。

賈巴里·帕克和榜眼秀丹吉洛·拉塞爾的出場時間都不長。

科比卻是過足了癮,季前賽單場24投12中,命中率是近年罕見的50。

球迷無法對這場比賽更滿意了。

韋夏划水,76人贏球,王哲林被重用,科比26分+50的命中率。

韋夏還注意到科比的一些變化。

他的投籃動作,撥球的力道,和以前不同了。

之前的科比是典型的雙動投籃,他維持這投籃動作二十年了,從沒想過改變,為什麼突然變成了單動投籃?

韋夏想到了庫裡。

去年的勇士沒奪冠,但庫裡毋庸置疑地帶起了一波投三分的風潮。

從庫裡開始,世界各地的野球場上,亂投三分的人直線增加。

就像許多球迷最開始討厭科比,並不是因為科比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而是因為他的球迷過於囂張,試想一下,你放學去打球,全力跑位就為跑出空位機會投籃,結果你的隊友還回回持球一打五。

接下來是火箭。

王哲林這回是替補,賴特老老實實地練了首發陣容。

火箭隊到底是西部的強隊,和他們打有練戰術的價值,湖人說到底還是現階段太弱了。

第二節開始,賴特讓王哲林上場。

沒想到對面的大鬍子直接不當人,欺負王哲林象腿帶來的速度慢的致命弱點,擋拆進攻叫得簡直要飛起來了。

賴特一看這麼下去不行,及時換下王哲林,沒讓這位對nba還有美好期待的年輕人受到太嚴重的打擊。

順便,賴特指著對面的大鬍子,示意韋夏把場子找回來。

這是必須的,人家當面調教你的小弟,要是不把這口氣找補回來,真就低人一頭了。

韋夏和哈登是老對手,他知道哈登的弱點,知道哈登不喜歡什麼,怕什麼,更知的哈登看見他認真對待攻防之後會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