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謝謝,我儘量(第3/3頁)
章節報錯
和倫納德的鬥牛,讓韋夏更深入地瞭解了這個不可限量的年輕人。
他還記得倫納德剛加入馬刺的時候,他對此人的印象就是手大且長、面癱、籃板能力不錯。
打完新秀賽季,幾次短暫的交手讓韋夏意識到倫納德可以在nba充當標準的小前鋒,這正是馬刺當時最欠缺的。
而且,他沉默寡言的性格就像是更極端的鄧肯。
一年之後,他練出了出色的抄截球視野和意識,反擊扣籃威脅已經是聯盟頂尖,馬刺的專項教練的點撥初現成果,他的投籃開始有那味了。
他保持著一年進一大步,並且修正一個大短板的顯著進步幅度。
等到今年的決賽,五場直接對決,讓韋夏看見了許多意外的事。
韋夏知道倫納德已經練就了一手穩定的接球三分,也知道他在休賽期磨練出了運球撤步投籃。可是總決賽上,倫納德表現出來的何止是運球撤步投籃?
試探步中投;運球突破中投;背身單挑;持球繞掩護中投;換手運球突破……等等,這些技巧,這些技術細節,為何會突然變得如此完整?
這是不合常理的。
韋夏自認是老將了,親眼目睹過許多年輕明星的成長,許多球員在兩三年間給自己新增武器,就像杜蘭特在2010年夏天陡然多出來的持球投籃能力和2012年開始的高效背身;保羅喬治在兩年間從一個射手變成一個明星球員。
可是這個倫納德他在ncaa不過是個三分命中率29、每三場投進兩個的糙哥。怎麼進入nba每年都在變,總決賽上的五場比賽,讓韋夏懷疑他平時根本沒有把真本事打出來。
那五場比賽,如果奪冠的是馬刺,倫納德就是fvp。
這麼快的成長幅度,總決賽上已經打出了全明星的水準,新賽季不出意外,他會成為馬刺的新任核心,到時候,全明星、最佳陣容、馬刺的新掌門人,水到渠成。
繞了這麼多的路,他才不過23歲。
“唰!”
韋夏的背身動作讓倫納德著迷,他沒有表現得太明顯,但確確實實就像海綿一樣吸收著韋夏散發出來的養分。
韋夏使過一遍的動作,他一定要在鬥牛中有模有樣地復原,即使完成度不高,終結效率低,但他到底是做出來了。
有這份模仿的能力,還怕命中率不提升嗎?
韋夏用一年打出agic ove的專屬名詞,每次表演都聽到有人高喊“y ish”,也是從模仿馬拉維奇開始的。
所有的創新,都是模仿。
第一天特訓結束,韋夏邀請倫納德到他家裡共進晚餐。
私底下的倫納德,還是很安靜的,他不像鄧肯那麼悶騷,他是真的悶。
離開了籃球好像沒有其他話題,都是韋夏引導,他才漸漸開口。
“希望你們下賽季還能打進總決賽。”韋夏舉杯說,“我等不及要看到你的進步了。”
倫納德婉轉地舉杯,輕聲說:“謝謝,我儘量。”
他這謹小慎微的措辭真不像個馬刺人,那隊裡一個個多悶騷啊。
韋夏沒在此多糾結,他們不久後找到了共同點——他們探討聯盟中最難防守的球員。
當然,討論這個話題之前要把韋夏自己除外,這樣才能討論下去。
否則說一百遍,倫納德的回答都只有一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