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那殘缺的一角(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的低迷,讓人聯想起了他的未來。
他和喬·約翰遜、波什等人一樣,對未來曖昧不定。
他拒絕對紐約說不,謹小慎微地思量。
或許克利夫蘭的球迷會覺得:“啊,他只是希望藉此保持球隊緊張”,以及“好吧他至少在努力贏球。”
沒關係,韋德不也在被芝加哥人幻想著嗎?
或者“算了,是他的隊友/教練太差”2006年以來,這些藉口都成立,但不適用於本場。
看看第一輪的韋德:邁阿密有望奪冠嗎?沒有;他的隊友比勒布朗好嗎?並不。
但他像個勇士般死戰到底,以巨星身份行替身演員的不要命之實。
以往,詹姆斯許多次表現出過類似的情景。
2006年東部半決賽第六場;
2007年總決賽第三場;
2008年東部半決賽第七場;
上季與魔術整個系列賽場均38分。每一次他都像天神般,讓他的球迷真心相信:能夠超越23號,能夠使23號的鬼魂徹底從聯盟中消失的,只有新世代的23號。
可能真的沒有人能超越那個人,但如果非要找個有希望的人,標準答案就是勒布朗·詹姆斯。
本來,這場比賽是專門給他準備的大舞臺。回到主場。2比2。天王山之戰。
雖然賽前傳出與手肘有傷,但如果他忍住痛苦咬緊牙關,傷痛只會成為多年後傳記讚美的材料。
例如1997年總決賽第五場的喬丹、1970年總決賽第七場的裡德、2002年西部決賽的科比、2008年總決賽第一場的皮爾斯、2008年總決賽第七場的韋夏。
他負載著整個城市以及大衛·斯特恩的期望(23 vs 24)。
一場優秀的比賽會造就經典。
在第三節,當分差從10分緩慢向20分崩潰時,他在場上無所適從的散步,似乎沒意識到:這場潰敗會使他整個職業生涯抹黑。
如果這是他在克利夫蘭打的最後一場比賽,他是否對得起這座城市,有沒有臉在外面到處說“我是來自阿克倫的小男孩”?
詹姆斯作為已經和準備在nba的歷史上大字加粗地留下自己的名字的人沒資格找藉口。
大z和瓦萊喬是為了這樣的結果帶傷上場的嗎?
克里夫蘭是為了這麼羞恥的敗北年復一年積累實力的嗎1?
甚至都不用去對比喬丹或伯德,看看他的對手,加內特有多麼專注,雷·阿倫為每一次投籃做出的努力和皮爾斯無懼來敵的殺氣,甚至連託尼·阿倫和格倫·戴維斯的拼搏品質都遠勝於他。
打完比賽,巴克利毫不客氣地說:“勒布朗還是別穿23號了,mj從來不會在彈盡糧絕前就提前倒下。”
我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