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卡的快樂(第2/3頁)
章節報錯
最終,他決定入籍。
四月中旬,賽季結束。
韋夏的行程排得很緊,他要儘快完成入籍一事,再回到美國作為76人的代表參加抽籤大會。
韋夏入籍一事,推動了中國籃協發起的一項計劃,名叫“榮歸計劃”。
對韋夏來說,入籍可能只是從美國到中國,提交相關的材料,等待審批結果那麼簡單。
而對籃協來說,他們需要提前幾年做準備,還得做好韋夏不入籍的準備。
因此,早在三年前,時任籃協主席的李元喂便向體育總局申報了榮歸計劃,其計劃的主旨,是為了將散落在世界各地擁有運動天賦的華裔籃球運動員帶回中國,為中國效力,提升國籃戰力。
李元喂最終申報的計劃,要了30個歸化名額。
上面的大佬們一看,人家國足都那個德行了還沒要歸化,你一個拿世界前八簡簡單單的男籃要什麼歸化?不行!堅決不行!
經過幾年的努力,和韋夏作為一名在海外打拼的華裔,於蘇丹事件中表現出來的相對於中國而言的高度正確的態度,讓他們開始重新審視海外華裔。
然後,榮歸計劃得到了批示,只不過歸化名額從李元喂起初申報的30個名額,縮減為5個名額。
理由?籃球比賽最多隻要五個人,歸化那麼多幹嘛?
讓中國球迷擔心的是,榮歸計劃的提出者李元喂已經在2009年離任,新上來的信主任一貫是個保守的主,除了願意抓青少年培訓,其他方面並不能給中國籃球帶來實質性的提高。
他會為了求穩放棄榮歸計劃嗎?
事實證明,信主任確實對於榮歸計劃沒什麼興趣,但如果韋夏主動表示想要入籍,就是另一回事了。
韋夏剛到中國,風聲就已經吹響了國內的體育媒體圈。
前來探風的數不勝數,被問起此行的目的,韋夏毫無隱瞞:“我從小學中文,認漢字,瞭解中國歷史,為的就是有一天能為我的血脈來源之地做出貢獻,現在是時候了。”
韋夏的發言,有半句是事實,有半句不是。
所謂為血脈來源地做出貢獻,是近年才有的想法,但畢竟是面向公眾的回答,博好感的態度還是要表的。
實錘了韋夏入籍之事,國內的籃球迷無不振奮。
籃協搬出了早早準備好的榮歸計劃,開始為韋夏進行入籍事宜。
要說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最難入籍,答案毫無疑問,是朝鮮。
那麼朝鮮之外呢?中國必定是其中之一。
一般人申請中國國籍,首先要申請永久居留。
韋夏這次來,也是為了這個。
他屬於“特殊人才申請”,情況比他想象的要順利。
上一個外來的體育巨星主動申請加入中國國籍,還是60年代的容國團。
在永久居留申請上籤下名字的時候,韋夏長出了一口氣。
過程很快,他簽字的時候用的是中文。
寫下“韋夏”兩字,還有點生疏。
按照國內特事特辦的傳統,他很快會得到批示,要不了多久就能得到國籍,從此成為一個正式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