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誤會了。”韋夏言罷,幹拔跳起,acl撕裂沒有對他的彈跳和彈速有多少影響。

他的跳投,猶如火箭昇天之勢。

“唰!”

路威只有185公分,身體素質一般般,如果韋夏球球都這麼打,那他只能在輸球之後狠狠地將球踢飛:打個錘子啊!

“就算我的防守很差,你也不用以這樣的方式告訴我吧?”路威傷感地摸著自己的胸口,“我的心臟都被你給撕碎了呀!”

“騷瑞。”

“我接受你的道歉。”

韋夏尷尬地微笑,他絕對沒有嘲諷路威防守的意思。

方才的預告,是附身伯德的後遺症。

我們都知道,比起伯德和魔術師競爭的輝煌歷史,路人球迷對他的瞭解更多是那一串串“老子要在這裡絕殺你們”、“你們誰來爭第二?”、“糙想投壓哨來著”、“老子待會兒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教你做人”、“老子是本星球第一射手你特麼跟我噴垃圾話?”、“祝你麻痺的聖誕節快樂”...故事。

我們又知道,韋夏附身伯德的時候,全方位接受了伯德的身體、技術和頭腦,也包括思想。

作為一個各方面都對自己有要求的球場藝術家,韋夏無論附身到誰身上,都要打出那個球員的風采,因此,他會為了表演出最純正的伯德而去噴垃圾話。

雖然只有那短短一場比賽的經歷,伯德給他帶來的影響,卻比已經附身多年的哈夫利切克還要強烈。

從伯德的無球跑位、球場思維、防守意識、和手感...不是哈夫利切克不好,而是伯德的個人印記過於突出。

鮑勃·庫西就曾說過,伯德來到世間,是為了給所有的籃球技術設定新指標。

幾十年過去了,伯德的技術在今天依然不過時。

韋夏只代表他打了一場比賽,卻跟著養成了“劇透式”垃圾話。

韋夏沒有學到精髓,終其一生,他都不是伯德那種自負才能桀驁不馴的狂徒。所以,他預告進攻的方式看起來是很謙虛的。

往往帶著“請”和“可能”的字眼,

只是某些時候,他過於造作,反而會引起比伯德惹怒j博士吃下拳頭的故事還要惡劣的後果。

他和路威的鬥牛,才剛開始。

1比1

路威完全有機會,只要韋夏投丟幾個球。

韋夏持球,讓路威心緒不定。

“放心,我不會突破。”韋夏看路威一臉緊張,好心說道。

“法克!”路威急眼,“你是不是覺得我的防守很垃圾,我一定要讓你付出代價!”

韋夏無心的話讓路威傷心不已,接著,一發三分線內一步的急停跳投。

高難度,又收益不大的進攻選擇。

科比經常在這個位置出手,韋夏受到影響,同樣喜歡選擇高難度的遠距離中投。

再中!

他的手感,就像微風拂面,那是看不見,卻感受得到的柔和。

“我的手感好像不錯?”韋夏問。

“你問我?”

“嗯。”

“不錯,太棒了,你滿意了?”路威開始覺得韋夏是個科比那樣的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