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2/3頁)
章節報錯
顯然讓他疲憊的事情不在球場之上,而在球場之外。
“好好休息吧。”伊蓮在韋夏的臉頰上親親一吻,關了燈,從床上下來抱著膝上型電腦去了客廳繼續做她的工作。
舊時光的世界裡,哈夫利切克和現實中的韋夏一樣結束了他的常規賽。
197071賽季,哈夫利切克的資料達到職業生涯的最高峰:出戰81場,場均312分9籃板8助攻。
距離他們在老波士頓花園的上方掛第12面冠軍旗還得再等些時間,他們需要戴夫·考恩斯的成長,需要喬喬·懷特的發育,需要唐·錢尼的進步。冠軍不能指望單獨一名球員,關於此節,上一個十年多次擊敗籃球史上個人能力極致的張伯倫的凱爾特人,自然是清楚的。
韋夏給哈夫利切克的最大變化,是他資料的提升。
如果沒有韋夏插手,哈夫利切克應該在這一年場均拿下289分你,而不是312分。
除了場均得分的上升,還有場均助攻,比曾經的場均75分還要多了05個。
可惜的是,場均312分沒法拿下得分王。
今年的得分王屬於卡里姆·賈巴爾,二年級的賈巴爾,在雄鹿場均317分,命中率577。
考慮到他還有場均16個籃板,考慮到他是球隊的主攻手,考慮到他才二年級,這個表現,堪稱史上最強二年級。
韋夏給哈夫利切克帶來的變化還從場上延伸到場外。
他擴充套件了哈夫利切克的人脈。
現實中的韋夏經常和對手結惡,而在哈夫利切克身上,他剋制了自己。就像他當初穿越到伯德身上就好好扮演伯德,來到哈夫利切克身上就好好做哈夫利切克。
他幫哈夫利切克交下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朋友,其中一個是皮特·馬拉維奇。
他們原本只是見面會互相打個招呼,現在經常互通電話。
前段時間,奧爾巴赫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這件事,已經放下教鞭的他特意來到訓練館找哈夫利切克聊天。
他們聊到馬拉維奇的時候,哈夫利切克承認他與手槍經常電話聯絡。
韋夏透過哈夫利切克的回憶,回想起了奧爾巴赫當時的眼神。
那眼神中有意外和喜悅,可是他的嘴上沒表露出半分。
只說:“聽著,我才不在乎你和哪個狗孃養的交好!”
哈夫利切克當時沒往心裡去,還以為是哪家媒體的記者又得罪了奧爾巴赫,不然何以那麼大火氣。
韋夏回味起來卻感覺事情沒那麼簡單。
比爾·拉塞爾那代人退役以後,凱爾特人經歷的動盪不只是功臣的離開,還有老闆的頻繁更迭。
以前的老闆不在乎球市,只在乎勝利,而今的老闆,他除了要贏,還希望賣出去更多的球票。
所以,凱爾特人的核心構成必須要討好本地人。
哈夫利切克作為王朝唯一的遺老,理所當然地成為重建核心,戴夫·考恩斯的加盟,讓凱爾特人的膚色符合了波士頓的顏色正確。
無論波士頓人怎麼嘴硬,怎麼在後世洗白自己,怎麼表示當年的球迷只喜歡優雅的冰球,都無法解釋,為什麼10年9冠的60年代常規賽上座率低迷,而10年2冠的70年代上座率最差的一年都比60年代上座率最好的一年要好。
馬拉維奇是這代球員中最有觀賞性的傢伙,韋夏敢肯定,奧爾巴赫對他動了心思。
他哈夫利切克的心臟快速跳動,沒錯,他改變了歷史。
也許他明天醒來,再去檢視馬拉維奇的資料,會發現他的履歷已經大有不同。
今年,凱爾特人取得44勝,太平洋賽區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