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你怎麼評價這場比賽?”

韋夏善意地笑道:“除去球場上的暴力內容,我挺喜歡這場比賽。”

該採訪影片出現在有土鱉之後,第一個熱評赫然是:“除去暴力內容?那這場比賽還有什麼東西?”

這個抖機靈的的回覆一會兒就引發了中立者的群嘲。

無論是不是韋夏的球迷,都無法否定他在這場比賽裡的表現。

尤其是那些無與倫比的傳球,結合他本來就很有觀賞性的進攻,和強到髮指的防守——沒有人,絕對沒有人能像他一樣掌控全場。

從去年十二月開始,不止一個人表示勒布朗·詹姆斯不再是聯盟第一人,韋夏才是。

詹姆斯的背後擁有龐大的媒體力量,他們聽聞此論當然表示不屑:“誰?ish?那個離開了科比之後連總決賽都打不了的傢伙?”

賽季至今,熱火對76人兩戰全敗,而且都是被打得灰頭土臉。

現在韋夏在三月底便率隊拿下64勝,朝著70勝衝擊的時候,他的集錦流傳全網,天涯海角的球迷都能透過一個gif動態圖領略他的風采。

就是這一年,韋夏的商業價值、影響力在社交媒體上爆炸式的增加。

商業代言和廣告接到手軟。

他終於像j博士、魔術師、喬丹、科比、詹姆斯一樣,成為了媒體的焦點。

這種生活是有代價的,他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球場上征服對手,帶領一支志在70勝的球隊前進,奪冠的指望,偶像的關注度,場上場下的事情全部壓過來的時候,他明白了科比曾經揹負的擔子有多麼沉重。

本質上,他是鄧肯、伯德、哈夫利切克那種躲著鎂光燈的人。

現今他為了向巴斯家族證明自己也可以成為世界的焦點,在舊時光借哈夫利切克的身份與馬拉維奇成為好朋友,又在純黑世界裡同老鷹打了上百場比賽。

沒錯,是上百場。

每場比賽,馬拉維奇都會展示一個新動作給他看。

除了打,他還作為觀眾飄在球場上看了上百場老鷹和凱爾特人的比賽。

這些累積,是旁人一無所知的。

他可能是所有存活於世的人裡最熟悉1970年老鷹的人了。

就算是看過老鷹比賽的球迷,和那支球隊尚且健在的老人,都不如他熟悉。因為人類有美化過去的習慣,但那些事情,對韋夏來說,只是每天晚上都要溫習的夢。

他記得清清楚楚。

現在他已經證明,他可以成為偶像級的球員。

走在街上,10個人裡總有23個人穿著他的球衣,那可是客場。

而在費城,穿他球衣打球的人很少。這就像在中國穿喬丹的球衣。中國稱喬丹為籃球之神,你穿神的球衣,那得要多大的勇氣?

費城同理,越是鄰近韋夏,越是對他敬如神明,穿他的球衣去野球場打球,除非真能凱瑞所有人,否則,只會被針對和嘲笑。

76人和快船的比賽,以前者保衛主場告終。

那場比賽有兩大討論點。

“ish的魔法”,和衝突。

隆多和保羅的衝突引發考辛斯犯病;

小喬丹賽後對韋夏和奧多姆的控訴:“他們是地球上最大的噪音製造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