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認識手槍的?”韋恩在外面突然問。

難怪他會問,手槍死於心臟病發的時候,韋夏才4歲。

他不可能看過手槍的比賽。

而事實上,韋夏在舊時光利用競技場的優勢,和馬拉維奇打了上百場比賽。

所以他能學會那麼正宗的“手槍切球”。

只是,他能學會手槍的技巧,但他學不到手槍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那種東西,就像即興說唱,有的歌手隨便來一段都像寫詩一樣,有的特意去寫了,卻還是整出“看什麼,6,你跟我,走一波”這種陰間詞。

首先要澄清一點,韋夏的創造力絕不屬於“看什麼,6,你跟我,走一波”這種檔次,但也沒到隨便使出幾個動作都像詩人吟詩作對一樣優雅。他只是單純的模仿,然後利用手槍那些不世出的動作來博得觀眾的愛,藉此報復巴斯家族,但願老巴斯在天有靈,能後悔到墳前冒白煙。

“我在網上偶然瞭解到他。”韋夏沒說太多。

“他可是個神奇的球員。”韋恩可以算是一部活的美國現代籃球史。

他看球的時間足夠早,橫貫了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美國籃球在那三十年間發生的大事件,他一清二楚,對於冷門或者熱門的球星,也都門清。

每次爺爺要講故事,韋恩都會認真聽。

“60年代中後期,ncaa賽季期間,cbs每週都會挑選一場比賽直播。那個時候,我和許多訂閱了比賽的球迷都祈禱他們直播lsu的比賽。”韋恩懷念地說,“我們都想看看皮特的魔法。”

這一點,韋夏透過其他方式瞭解過。

他在網上查詢馬拉維奇的資料,看了許多他在大學時期的海報,儘管觀眾席都做了模糊處理,但還是能看出,他的每一場大學比賽,都是座無虛席的狀態。

這種狂熱是可以理解的。

就像2006年的科比,他發飆的時候,全美的球迷都期待他下一場幹出點什麼來。

馬拉維奇早於科比40年就將這種狂熱兌現於校園。

甚至,馬拉維奇60年代的大學比賽錄影都比那個時代的職業籃球的絕對王者比爾·拉塞爾留存於世的比賽錄影還要多。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大學時期的馬拉維奇有著多麼可怕的影響力。

“皮特很偉大,同時也很可惜,他沒有兌現自己的天賦,也沒在nba取得成功。”韋恩客觀地看待了馬拉維奇的成就,“他不是那種值得後來者學習的前輩,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他自己毀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韋夏感嘆道;“還好那種事現在不會再出現了。”

“怎麼不會?只要職業運動一天不消亡,悲劇的天才就會不斷湧現,只不過,職業運動加劇了他們的消亡。有的人還沒兌現自己的天賦就淹沒了,沒錯,我說得就是米利西奇那個白痴。”

說到了米利西奇,韋恩的情緒起來了。

“我真的不知道丹尼·安吉在想什麼,他交易了kg和保羅,讓波士頓從頭開始,ok,我可以理解,但他居然嘗試簽約米利西奇?”

事實上,安吉成功地簽約了米利西奇。他簽下的是一份無保障合同。

整個波士頓生涯,他為凱爾特人出戰一場,5分鐘的時間內怒抓1個籃板送出2次失誤。

猜猜波士頓為他這1+2的資料支付了多少薪水?

18萬美元。

可以理解韋恩的憤怒,安吉從2007年開始昏招不斷,湊成三巨頭雖然是成功的妙棋,實現了波士頓的復興,可是在這期間,他有多次再度補強的機會卻一一錯失。

他是一條陰險又無情的老狐狸,不過,絕沒有球迷想象中的精明。

韋恩發了一頓脾氣,韋夏看得目瞪口呆。

“唉,你看看我,跟你又有什麼關係呢,還好你不為波士頓效力,我從沒有哪個時候比現在更慶幸,你不是一個凱爾特人。”韋恩搖著頭說,“即使你為這座城市拼盡全力,到頭來也很難在這裡終老,波士頓不相信忠誠。”

韋夏酸酸地說:“沒關係,洛杉磯也不相信。”

“哈,這兩支球隊倒是在這點上走到了一起。”韋恩念頭一轉,“不過萬事無絕對,還有科比呢,他肯定要終老洛杉磯了。”

“恰恰說明,忠誠是相對的,只有科比。拉里、魔術師他們這些人,才有資格讓球隊盡忠。”

韋夏已經深明此節,他並不是說他不如科比、伯德、魔術師這些人,只是,他現在還沒有資格與他們相提並論。只有他的榮譽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有資格去追求終老,才能讓球隊對他忠誠。

韋恩也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他鼓勵地說道:“你還有機會證明自己,去全力爭取吧,不論成敗,千萬不要像皮特·馬拉維奇那樣,留下一個個‘如果’式的遺憾。”百度搜尋樂安宣書網(樂安宣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