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恰恰是扣籃大賽改制後的壞處體現。

到最後,勝者是東部隊或西部隊,而非一個人。

而且,本屆比賽東部三連勝後,懸念立刻就消失了;全程沒有**,大家就好像衝出了一發完美的子孫拜服,只想快進到結束。

回顧歷史,其實可以發現,一屆成功的扣籃大賽,就像一部精彩的三級片。

導演要有自己的藝術追求,編劇得有好的劇本,演員要挑選那些可以讓觀眾耐心等他們把衣服脫掉的“好”演員。

最好是有號召力的明星,因為明星代表著話題;喬丹的一個罰球線扣籃可以被人記一輩子,斯塔克豪斯的罰球線扣籃誰還記得?更重要的是,你得有一個把球場點燃的人,就像豔情片得有一個夠火辣的女主角。

2000年扣籃大賽之所以驚世駭俗至今為人津津樂道,一方面,那場扣籃大賽卡特、麥蒂和弗朗西斯沒有亂七八糟的噱頭和花樣,都是真槍實彈的比著扣得更勁爆、更飄逸;另一方面,那一晚,卡特、麥迪和弗朗西斯,不只是扣籃,他們還在點燃觀眾。

“就這樣嗎?”

看完單項賽,科比失望得很。

“還想怎樣?”韋夏認為他期待過高。

科比說:“如果連這些最讓人愉快的單項賽都無法讓人感到愉悅,那麼全明星賽也沒什麼可期待的。”

韋夏承認全明星賽的觀賞性在降低,但他更知道科比這麼說只是因為他不能參賽而已。

次日,全明星正賽開賽前,韋夏和科比同時接受了ESPN的採訪。

採訪者是個新手,他肯定是新手。

“Wish,請簡述你和科比的關係。”

韋夏沉默地看著他,就像鄧肯每次被裁判吹犯規都會張大眼睛無辜地看著裁判: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哪裡犯規咯?

“Wish?”

“我已經回答你了。”

“可是...”

“沉默就是我的回答。”韋夏笑道,“我和科比的關係,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

記者被韋夏輕易地打了一組太極拳,接著他看向科比。

“科比,你今天不能打比賽,待會兒比賽開始你打算怎麼消遣呢?”

韋夏笑了出來。

科比跟著笑,韋夏是發自內心地大笑,而科比是讓人不寒而慄的冷笑。他的隊友知道他這笑容有多可怕。

韋夏當年看過無數次。

科比冷笑完對方還沒發現,由於現場有觀眾,還被攝像頭對著,他只能說些場面話。

韋夏確信,若非附近有觀眾,這個傻帽已經被科比掐死了。

科比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懷念比賽,哪怕是沒對抗的全明星賽,現在問科比打不了比賽怎麼辦就像現在去問保羅·喬治打算怎麼處理私生子事件一樣敏感。

還有,科比說話前發出了韋夏耳熟能詳的冷笑+假笑。就是他當初還在湖人隊時,科比總是發出的那種聲音很厚、殊無快意、呵呵哈哈、每次他帕克拜納姆或者其他像韋夏這種賤人把科比氣炸的時候,他都會怒極而笑,再一副“我他媽不想笑,但有時候要顯得很合群,我心裡早就想把你這張破嘴貼上封條塞進冰箱”的可怕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