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說,76人的勝利不是一場典型的勝利。

他們面對的是一支完美沒有磨合好的老年球隊,這個說法多少有些道理。

沒有人願意相信第一場的凱文·加內特是如今的凱文·加內特。

加內特自己也說:“我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ne1的勝利,讓韋夏他們獲得了許多關注。

記者提了個問題:“今年你們會以衝擊決賽為目標嗎?”

記者提問的切入點是韋夏加入76人後隊伍成績連年進步,比如,他來76人的第一年,球隊不進季後賽。第二年,半決賽輸給那支巔峰的公牛;第三年輸給破除心魔的熱火三巨頭;第四年東部決賽再負熱火。

許多喜歡所謂“傳承”和“經典”的評論員,認為76人會像當年的公牛一樣,經歷了1比4、2比4和3比4的慘敗之後,最終涅盤為凰。

這種說法不乏支持者,人人都喜歡巧合。

韋夏對此卻不屑一顧;“每年都有一個冠軍誕生,希望今年是我們。”

“你們準備好爭冠了嗎?”

“我有過奪冠的經歷,所以談不上準備或者不準備。”韋夏說。“不過,這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我要向前看。

韋夏將他頭銜上的200809賽季的總冠軍當做空氣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官方給了他兩冠的頭銜與榮譽,湖人也認可他的冠軍成員身份,2008年代表76人去洛杉磯打比賽的時候,還得到了自己的戒指。

那枚戒指的下落?

他本來想捐出去,他的哥哥韋秋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要去了。

韋夏至今儲存著2008年的冠軍戒指,那是他人生中最美妙的回憶之一,他為這枚戒指付出了自己的血汗,斷送了湖人的職業生涯。但結果是美好的,韋夏敢打賭,花十倍的代價,埃爾金·貝勒也想要一枚屬於自己的戒指。

很多說球人把貝勒當成NBA歷史第一倒黴蛋,因為他一生都在抗擊凱子的路上,過程可更可氣,結局沒一次是甜美的。得分榜上被巔峰期的張伯倫壓制,榮譽榜上被凱爾特人壓制,1972年自覺年老無力,打了11場球后退役,球隊卻戲劇性地奪冠了。嗯,最後一點好處都落不到他頭上,是這意思嗎?

貝勒可能的確是NBA歷史上最不幸運的人,但說他沒混上戒指就錯了。

按照規定,即使只為那支湖人打了一場比賽,也是冠軍團隊的一部分,哪怕被交易了,讓外星人抓走了,甚至把湖人的老闆給綠了,球隊都要發他一枚戒指,何況貝勒打了11場比賽,他對那支湖人的貢獻甚至遠遠高於韋夏對09湖人的貢獻。

但說球人可以無視規定硬科普貝勒一生無冠,這不是他們的錯,因為貝勒自己也不把那枚蹭來的戒指當回事。

這事關尊嚴與榮譽。

白給的東西,不要也罷。

就這意思。

此時他再次重申他上次奪冠是2008年,已經沒記者糾正他了。

記者繼續問道:“你覺得本賽季和以往有什麼不同呢?”

“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長了一歲,我們更強壯了。”

“除了你之外?”

記者沒聽明白。

韋夏自嘲道:“我是老了一歲。”

不知不覺,年齡已經成為韋夏需要著重考慮的一環。

如果明年順利奪冠,那他也30歲了。

30歲迎來人生的第二枚NBA總冠軍戒指,貌似也不晚。他當然沒法和科比這種23歲前就拿了3枚戒指的相比,更不能和能夠主動為自己選擇正確道路的詹姆斯相比,貌似也沒法和喬丹相比,那麼...就和賈巴爾相比吧。

賈巴爾拿下第一枚戒指的時候是24歲,第二枚戒指就有的等了。

蹉跎了九年,才等到他的真命天子。

33歲迎來第二枚戒指,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件有害風評的事。

如今,韋夏29歲,他有強烈的預感,不用再等下去了。

次戰,76人對上擺爛大軍華盛頓奇才。

一方要贏,一方要輸,還想輸的體面。

76人給了他們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