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將信將疑的考辛斯(第2/3頁)
章節報錯
憤怒升起時,智商歸為零。
韋夏單手抓球的假動作可能連路易斯·威廉姆斯都騙不過——你首先要完全理解路威的防守有多爛——布魯爾卻甘之如飴,配合地跳起,成功地讓韋夏洞穿外圍第一道防線。
太快了!
公牛沒想到布魯爾不僅沒有干擾韋夏的進攻,還成了突破口門戶大開。
協防已經來不及,起飛封蓋只是裝腔作勢,韋夏的戰斧扣籃絕不延時,迅猛地砸進公牛的籃筐,讓聯合中心的觀眾憶起當年,那個所向無敵的23號每天晚上都能帶來這樣的表演。
布魯爾遲疑的表情讓韋夏不太滿意。
“有沒有想過,你防守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因為你不夠生氣。”韋夏淡淡地說,“再生氣些,再努力些,再活潑些,然後,粗暴地防住我吧,朋友。”
考辛斯聽得嘴唇一抽,“他受虐狂啊?”
霍林斯沒想到考辛斯和韋夏打了幾個月的比賽還沒看出這號人的成色。
“不是。”霍林斯簡單地回答。
韋夏有自己的比賽方式,可以稱之為努力拼搏,可以謂之以冷嘲熱諷。
總之,他在比賽時有自己的節奏,自己的習慣,自己噴垃圾話的方式。
幾乎沒有對手能適應他。
和他對位,除非佔上風,否則就是煎熬。
和之前不一樣的是,對位羅斯的人,換成了韋夏。
讓韋夏來防,就好像某種宣告,表明76人開始認真地對待這件事。
羅斯想要證明的,恰恰是這個。
不管誰來防,他想突誰就突誰。
他確實做得到。
時下最火爆的三名年輕後衛——德里克·羅斯、泰瑞克·埃文斯、約翰·沃爾,大學裡都師從卡利帕裡。這三位的共同特點:怪物級身體素質、閃電速度、超強一對一突破。
卡帕利當年在孟菲斯大學時,主打突破的動態進攻,說穿了就是指望組織後衛們單刀突破,攪亂對手,製造機會。
200809賽季,籃網憑藉這套戰術讓德文·哈里斯達到生涯巔峰。
如果加上威斯布魯克,就更明顯。
這就是新一代組織後衛:他們是凱文·約翰遜和蒂姆·哈達威的加高加壯版。他們的指揮官意識不算出眾,但能憑一己之力把對手雙腿擰成麻花,然後靈巧的得分,造成對手的恐慌,攪亂防守,最後趁亂送出蜻蜓點水的傳球。
實際上,這也是nba的時代潮流。
50年代,聯盟流行鮑勃·庫西流的組織後衛。
彼時全聯盟瘋跑,每場比賽投110次籃罰35個球是為常事,半場進攻則充滿無窮的跑動。那時節的理想組織後衛需要運球精純、護球穩當、推進快速、亂軍中眼明手快能找到隊友。
70年代初有了門羅和馬拉維奇這兩位劃時代的人物。
80年代往後,有了微笑刺客,有了凱文·約翰遜,有了蒂姆·哈達威,直到90年代,有了斯蒂芬·馬布裡。
nba組織後衛們,從需要大腦、節奏、思考、視野和精確傳球的指揮官,逐漸演變成以華麗的一對一技巧、破壞對手防守、為隊友製造空位的創造者。
羅斯、沃爾這卡利帕里門下弟子,代表著新一代組織後衛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