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球員賦權時代 *****(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說5060年代的球迷穿越到未來,恐怕不能相信nba會變成三十個多個億萬級富翁和一堆千萬富翁們無論是比賽期間還是休賽季都像戲班子一樣湊在一起,養活了一套成熟的媒體產業、新聞工作者和無數個訓練師。
過高的球員權力、看起來像天神一樣的自由球員簽約。
大合同、球鞋代言、商業廣告,無論他們喜不喜歡,那個時候的nba,正在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商業傳奇。
那麼,同樣的聯盟,在五十年前的1964年,是什麼樣的呢?
nba球員,在這個時代,和苦力無異,由於種族天賦的原因,聯盟膚色變黑無可避免,於是球員又變成了一個受歧視的名詞。白人球員被白人鄙視,因為他們為了混口吃的居然和一群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黑猩猩共舞。黑人球員被歧視,膚色就是原罪。
這個年代,是一支球隊只需要一個高層,一個教練包辦所有事情,然後找到十二名球員就可以征戰聯盟的時代。
雜亂無章的賽程,毫無憐憫之心的旅途安排,缺乏安全感的訓練場地和酒店,以及完全沒有的後勤保障和醫療團隊。有的球隊仍然沒有隊醫,有的球隊即使有隊醫也是水平低下的混子,長此以往,莫里斯·斯托克斯的悲劇只會一再發生。
無論未來的媒體們用了多少種無厘頭的方法試圖挑起人們在和平年代無處發洩的激情,像隨處大小便的流浪狗一樣到處擠出“宿敵”、“世仇”、“巔峰對決”等中二的稱呼並攛掇著所有人選擇一方支援然後購買球隊通和周邊,從而給這項運動賦予了更多的體育精神和英雄情懷。
幾乎不會有媒體告訴你,半世紀前,當時沒有人覺得一項“搶住球然後抱著不動”或者“慢悠悠的走過半場把球吊給帶著厚眼鏡的中鋒”是一個值得讓人熱愛的運動。
長期以來,球員的薪水固定,每個人都要找到第二份工作才能維繫生活。
球員在場上受傷,球隊不承擔他們的醫療費,如果像斯托克斯那麼倒黴,照顧你是情分,不照顧那也合規合矩。打了十年的職業比賽落下一身傷病,然後卻得不到任何的退休保障,那些將整個青春都獻給職業籃球的人,如何謀生呢?
生計是一面,場外的問題是另一面。
波士頓球迷一邊享受拉塞爾們帶來的榮耀,一邊偷偷跑到他家裡的床上拉屎撒尿,在他們的門口放雞血,各種各樣超現實的事情屢見不鮮。羅伯特森幫助高中球隊贏得州冠軍,教練把冠軍遊行的路線改到了貧民窟,因為他認為反正靠黑人奪冠也只會給學校丟人。樂天派貝勒即使身處更博愛的洛杉磯,依然有超過一半的餐廳不肯為他提供服務。
看到了吧,就算是超級巨星都被如此待遇,其他人呢?
沒有偶像,聯盟中一半的人還要遭受自帶偏見的傻逼的鄙視;nba看起來更像是一出讓那些自以為很高貴的中產階級發洩負面情緒的地方,沒有人願意為他們花太多的錢。
球員沒有養老金、沒有餐補票、沒有廣告代言、沒有醫療保險。
只有讓所有球員都像私人財產一樣的保留條款,還有每個隊不許超過兩個黑人的潛規則——直到凱爾特人打破它。
像凱爾特人這種奧爾巴赫決定一支球隊的命運的情況不在少數,導致球員們賽前一小時才會在訓練場集中,因為他們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意外缺勤。
1954年,鮑勃·庫西組建球員公會,透過寫信的方式籠絡其他的球星——當時的條件只能寫信——於是當時庫西就開始聯合其他球員一起,這才使得球員們擁有一個可以平等和nba聯盟進行對話的組織。從這個角度而言,庫西已經是劃時代的人物。
1955年的全明星賽在nba勞資糾紛歷史上意義重大,也是球員工會在勞資糾紛當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因為庫西在代表球員工會和當時的nba聯盟總裁莫里斯波多洛夫直接進行談判。他們要求各隊將拖欠的工資結清,將那些不必要的表演賽縮減到20場以內為球員爭取休息時間。同時,球員理應獲得表演賽的酬勞分紅。
這場糾紛持續了整整三年之久,當聯盟辦公室想要打持久戰,庫西憤怒地帶領球員衝到辦公大樓,才令事情得到解決。之後,第二任球員公會會長湯姆·海因索恩上任。
庫西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現在輪到海因索恩了。
1964年1月14日晚,馬薩諸塞州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