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馬諾維奇憤恨之極,他做出的反應不如對手那麼粗暴。

人家前邊直接將他放倒在地,他後面只是給一個普普通通的打手犯規。雖然同樣都是犯規,但給彼此的打擊卻是不同的。

湖人就這麼踩進了凱爾特人準備好的陷阱裡。

肉搏本身不是陷阱,湖人主動和凱爾特人肉搏,就屬於拿自己的短處去打對方的長處,焉能不敗?

開始有人倒下,開始有人掛彩,開始有人狀態下降,手感退化。

費舍爾鼻子被打出血;

加索爾和韋夏倒地不計其數,尤其是韋夏。單節得到17分的他,第一次得到了科比的防守待遇。

凱爾特人對他的防守除了強度非常大以外,下手的力度也是堪稱兇狠。

無數次為了爭球摔倒在地,無數次為了卡位與對手肉搏到肌肉僵硬,無數次拿球遭遇凱爾特人的襲擾。

沒有人能在這種防守下保證自己的手感。

韋夏單節得分掛蛋。

第二節的他多麼光芒萬丈,第三節有多麼星光暗淡。

與此同時,皮爾斯成為了全場唯一還能發揮出正常進攻水準的球員。

湖人沒有誰可以防好皮爾斯。

拉德馬諾維奇身高固然夠,但裁判不給面子,他想按照歐洲人的規矩上一上對抗,哨子卻想教他做人。而且他的速度太慢了,連皮爾斯都比不過,就別提防守雷·阿倫或者拉簡·隆多。

湖人不會讓他去防守阿倫或者隆多,但是凱爾特人卻會想盡辦法讓他們對上。拉德馬諾維奇一方面限制不了皮爾斯的步伐,另一方面被對手不斷的田忌賽馬,賽得傷自尊。

三節,凱爾特人幾乎每一次陣線突破、引發湖人輪轉補位的,都來自於拉德馬諾維奇防守腳步慢。

皮爾斯和隆多把歐洲人的這個缺點放大到了極致。

直到最後時刻科比和韋夏前來單防之前,就連隆多都把湖人攪得七葷八素。他和皮爾斯就是兩個錯位點,而凱爾特人所做無他:就是盯著這兩點,打到死。

抗強度大,身體接觸多,犯規自然也就多了。

三節為止,雙方的罰球對比是21比29(凱爾特人)。

去掉有爭議的判罰,凱爾特人有一個舉措,是東部半決賽以來一直貫徹的——或者說,裡弗斯跟當年的菲爾·傑克遜學的:進入內線之前,先對人提前犯規,破壞對手進攻節奏和手感。

湖人最隱蔽的失常選手保羅·加索爾連續第二場被加內特和帕金斯、PJ·布朗堪稱變態的身體接觸搞到心態失衡。

拉德馬諾維奇進攻端頻繁使出球場蒸發之術。

“最聰明的湖人”似乎明白的最大的聰明就是沉默,沉默是金嘛!

費舍爾和拉德馬諾維奇,只有來到防守端,他才引人注目。

他們兩個就是湖人隊防守戰線上的“臥龍鳳雛”。更加離譜的是,他們在防守端的問題一樣,都是腳步太慢,一個因為腳步太慢被對手各種一步過,另一個也是因為腳步太慢,對方的持球人只要見了她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各種無腦強攻——還總是成功。

韋夏被凱爾特人重點針對到失去手感,湖人除了全力拼防守,進攻端可以指望的好像只有科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