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實力演繹何為有心無力,凱爾特人的防守以加內特為核心,透過上線壓迫體系,充分發揮加內特移動能力寬廣,願意衝到三分線外夾死持球人再回到禁區保護籃筐與籃板的無限熱情。

有這麼個內線在,任何外線防守人都會全情投入防守。

因為他們知道就算自己做得不好,也有加內特來兜底。

這就是底氣。

科比正是在他們的重點關照下,接連的投籃失手。

罰球線急停的後仰,瀟灑的姿態,堅定的決心,和可以作為傳世畫作的定格,結果卻不中。

右側低位的背打,感受到時間變化的科比想要像老年的喬丹一樣掌握全套低位進攻技巧。但在今年之前,他的低位技巧僅限於左晃右晃,實在晃不開就來個翻身後仰拔高出手的弧度。

這一招,有個好處是難以封蓋。

壞處是,進和不進,說好聽點是靠肌肉記憶,說難聽點,也是沾點運氣。

手感爆棚時確實能重點打擊防守者的信心,手感糟糕的時候,就會出現怎麼投都不進,好比2k玩家在籃下搖出了完美的出手時機,結果卻來了個三不沾。

何解?無解。

凱爾特人強硬的防守下,科比單節7投1中。

唯一投進的球,還是借了韋夏突破分球讓他打了加內特的身後。

加內特大量的外拉,上線壓迫,的確給了韋夏等持球人極大的壓力,但這麼做並非沒有壞處。

加入凱爾特人以前,加內特是連年的籃板王。

一場比賽,他的得分可能是個位數,他的助攻數可能是0,他可能沒有搶斷和蓋帽,但他基本每個夜晚都能做到籃板上雙。

而在凱爾特人,他的場均籃板數跌到了三年級時期的水準。

場均只有9個籃板球。

他近乎無限的體能與熱情,也抵擋不住遠離籃下控制不好防守籃板的弊端。

湖人正是抓住這一點,讓內線果斷衝擊進攻籃板,果然有效。

首節比賽,科比打鐵雖多,但湖人比凱爾特人多搶了5個進攻籃板。

26比29

一節戰罷,他們只以3分落後綠凱。

“我們希望看到什麼,比賽裡就會出現什麼。”邁克爾·湯普森對湖人衝搶進攻籃板持欣慰的態度,“他們抓住了凱爾特人的七寸。”

次節,凱爾特人讓埃迪·豪斯與加內特相搭。

豪斯見了韋夏,不由得想起上次在北岸花園的比賽。

那場比賽後,他向記者控訴韋夏的種種卑劣行徑。

但是沒起什麼水花,無礙豪斯與韋夏之間的仇敵認定。

看見韋夏,豪斯的仇恨之火便無法控制,如熔漿般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