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不說兩隊自打停擺賽季以來的恩恩怨怨,上賽季的失利讓韋夏和科比都把馬刺當做了死敵。

帶著五連勝的他們,未能把士氣上的優勢利用到底,反而被憤怒帶走了理智與手感,和一路走來極其勁爆的狀態。

科比和韋夏打鐵親兄弟,全場皆打鳴,這是一場用聽都能聽出節奏感的比賽。

韋夏和科比合計54投8中。

54投8中!

!!

!!!

**維奇賽後如此嘲笑道:“我懷疑那兩人看我們主場的籃筐不爽。”

誰知,韋夏竟然一臉憤怒地說:“我就是看那破籃筐不爽!”

“平時我失控的時候,會有人管住我,但今天,有人比我更瘋,所以打成這樣情有可原。”科比竟然還有點要把輸球的責任推給韋夏的意思。

第二天,菲爾·傑克遜施展真無雙·雙重標準**。

科比把馬刺的籃筐打歪的做法,是“老大盡力了,你們別怪他”,對韋夏跟著科比一起打鐵到最後的評價,卻是“瞎雞掰亂搞,罪無可恕啊”!

幸好韋夏已經習慣了傑克遜的雙重標準。

但他希望傑克遜控制一下自己,科比都沒幾天湖人的日子好過了,這麼偏向他真的好嗎?等他一走,韋夏不就是湖人的老大?難道傑克遜以後沒事也要拉他這個老大出來痛批?不合適吧?

科比在的時候批他,科比走了還批他,科比白走了?

同火箭的再會,是一場經典的比賽。

韋夏的手感比起揭幕戰的時候,趨於正常,加上前兩天和馬刺打得太過火,打鐵手感還沒消失,和麥迪玩起了要死一起死的同歸於盡模式。

他們兩人的進攻,今天都沒眼看了。

10投3中狂砍7分的麥迪,對飈16投6中,憑罰球得到17分韋夏,看起來是落了下風。

若干年後,麥迪直言他生涯最大遺憾有二,1997年夏天沒去成公牛聆聽喬老爺的教誨,還有巔峰期從未合作過鯊魚那種場均25分15籃板的內線,他還特意提到了姚眀。姚眀很強,但他從來都不是“那個級別”的。

在此我們需要明確認識到一件事,鯊魚從未場均15個籃板。鄧肯也沒有。加內特更沒有。所以麥迪的記憶可能出現了什麼錯誤,他應該是想和賈巴爾或者張伯倫這種上古巨神當隊友吧。

姚眀的的確確從來都不屬於“場均25+15籃板”的級別,但與湖人的第二戰,他勉強達到了麥迪所需要的標準,26分15籃板,但麥迪肯定有些不滿,他的命中率太低了,竟然是靠主場優勢——罰球20投14中勉強達到標準,換成少年天勾或者新秀張伯倫一定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不過麥迪和韋夏同歸於盡了,所以他沒什麼資格去指責為何姚眀進攻失常至此。

火箭失了麥迪的助力,湖人少了韋夏的扶持,科比再次化身休斯頓苦主,進攻之勢如魔臨人世間,那叫一個無人可擋。

奧多姆接過了韋夏的擔子,打出18分的準三雙。

湖人的大當家和三當家發力,火箭本不該有機會。

麥迪被韋夏防到全場沒有在進攻端發出任何的聲響,他那該死的幹拔一次次地打到籃筐前沿,被糾纏到氣力消耗殆盡,某次殺進籃下扣籃的機會,由於腿腳發麻,居然跳不起來,球扣到籃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