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在醫院工作的感覺怎樣?”

訓練營的第七天清晨,有個隊友問道。

問的人是特雷沃·阿里扎,從風格來說,他和韋夏是競爭關係。

德里克·費舍爾不出意外會佔住一個首發位置,科比被交易之前也是穩穩的首發,韋夏身為二當家,自然也是首發。除非科比離隊,否則阿里扎只能和韋夏搶位置。他又非常清楚,他無法撼動韋夏的位置。

“並不怎麼有趣。”

韋夏實話實說,本來是想借著公益日活動和伊蓮·特洛維斯多交流。結果,他發現特洛維斯的工作極其繁忙,除了下班時間,沒什麼見面的機會,更別提交流了。

既然選擇了醫院,韋夏只好認真地做一些事。

但醫院裡有99%的事是他幫不上忙的。

兩天後,公益日第二天,韋夏和實習生們廝混在一起,給他們簽名,拍照,搭把手,一起吃飯。

他們問了不少問題。

最頻繁的問題是科比真的要離開嗎?韋夏每次都打趣說:“我巴不得他立馬離開。”

“為什麼?”有個叫蘇尼的住院醫師問。

韋夏真心實意地說:“他太殘暴了。”

這話,絕無虛假,從訓練營開始的第一天,科比就讓許多人注意到了他的暴虐。這是之前沒出現過的。

那種狀態下的科比,是不是真實的科比?

韋夏無法確定,也許這是他在扮演邁克爾·喬丹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又也許他只是在拙劣地模仿前者。

以科比的天賦,去模仿歷史最佳球員自然是不成問題的,但,過多的模仿和學習,也會限制了他自己。

那些嚮往著把自己的臉刻上總統山的人,往往會帶動一些潮流。

黑白雙雄革新了比賽的理念,喬丹引領了一群三號位打法的二號位崛起。

科比就在籃球之神的沐浴之下一步步改善自我,但他始終都沒跳出那個光環,是比較可惜的一點。

現在他又當起了喬丹。

那個辦冠軍速成班的喬丹,除了韋夏,每一個人看見他都屁股漏涼氣。

韋夏整天以“快要被交易的人別這麼兇”和“臨走之前就不能給彼此留個好印象嗎?”的話來招呼科比。

幾天前科比忍不住了:“你這麼想我走嗎?”

這人就離譜。又不是韋夏讓他申請交易,訓練營的第一天就發誓要逃離洛杉磯。現在又是什麼情況?不想走了?

因為韋夏幫不上忙,所以攝製組為他量身定做了劇本。

他要打造出一個親民、沒架子、真誠、熱心的人設。

聽見節目設定,韋夏感覺他本色出演就完了。因為他符合每一項特點。

夜深,又到了下班時間。

攝製組已經離開,韋夏也打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