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找了幾次機會想跑,都沒有跑掉。

二、那個在地宮之中遇到的明正老和尚的強大分身沒有出現,那個分身的實力是比較強悍。已經練成了道胎法相。

三、歸海一刀去哪了?莫非已經掛了?

在戰鬥結束之後。

張今復手持一道咒符,開始工作。他從洞中地面上的屍體面前一一走過,隨後,一道道紅光自屍體之上,飛入咒符之中。

這種撿垃圾的工作,在寧橫舟看來其實是很有樂趣的。

做為一名喜歡打怪撿垃圾的人,寧橫舟看著恨不得以身相代。

寧橫舟也使用紅蓮業火的雙目觀察過那一道道從屍體之上飛出的紅光,可惜一無所獲。

不知為何,他又想到了那個卡在漩渦中間,企圖騙他的大觸手,他總感覺,這明正老和尚,應該是被騙了。

想想看,一個名叫“太昊道主”的大佬,親口告訴你,你是“天道之子”,你什麼心情?

若是自己當初答應了大觸手,是不是現如今也會被大觸手寄生,然後躺在血水之中?

這時,張不歸一指上面:

“寧橫舟,我們上去吧。不過,若你害怕了,你自毀氣海雪山即可離去。”

寧橫舟:“哈?”

張不歸:“因為,我要用你,來推演我的《巴山十四劍》!”

旁邊沒有走遠的張今復聽到此言卻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他頗有些意外地看著寧橫舟。

心中也在驚訝:

這張不歸師兄,修煉的霸海劍道,已經出神入化。敗盡無數同齡的天才。

尤其是,他自三歲就開始修煉《水衍聖訣》,又後得巴山夜雨宗宗主張秋池的真傳,開始修煉的《水衍劍訣》。

這《水衍劍訣》傳說中,共有十四劍。故稱巴山十四劍。

此劍訣每修煉一劍,都是以前一劍為基礎,而且後面每一劍都是靠著自身的領悟來推演。

聽說,當代宗主張秋池已將巴山十四劍推演至了不可說的最高境界。

而眼前的道子,張不歸,據說他已將巴山十四劍,推演至第十二劍,只差兩劍,就可與當代宗主比肩。

更有傳言,此次巴山夜雨宗安排張不歸背三尺劍行走於天下,意圖就是要參悟劍心,打磨肉身,磨練元神,為築基做準備。

而這參悟劍心的第一步,就是打敗這一代純陽宮的塵世行走。

為何?

據說,這是道鄉的慣例了。

誰讓純陽宮的初祖山石道人,當初在坐忘峰設臺比劍,敗盡了天下英雄呢?

所以,這不過都是前人之報罷了。

要說,張不歸與寧橫舟,張今復更傾向於誰會取勝?

那還用說,自然是張不歸了。

張不歸,自其開始修煉巴山十四劍,即被張秋池稱為道子。

所謂道子,是對最為貼切天道,天賦極高的年輕修士的稱呼。